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四章 景迈山旅游发展规划

(2010-08-09 11:45:59)
标签:

文化

    3.1旅游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

    3.1.1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具有旅游互补性(和西双版纳风景区和普洱绿三角景区互补) 、旅游文化性(具有茶源文化景观) 、旅游观光性(具有民族山寨景观、生态生物景观) 、旅游度假性(具有云海氧吧)的优势。最大优势是茶源圣地的不可替代性。

    3.1.2旅游发展的机遇

    资源合作开发(包括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云南省旅游再创业、云南省旅游小镇建设、民族山寨文化倍受国人推崇和普洱茶再创业的五大机遇。

    3.1.3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

    旅游品牌树立需要过程、旅游产业链建设需要过程、旅游开发需要协调环境保护、转化屏蔽效应为促进效应的需要过程和让村寨农民共同致富需要过程的挑战。

    3.2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3.2.1旅游资源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18处)

    有南朗河、惠民温泉、糯干水库等三处水域景观;有万亩古茶园、千年古茶树群、古茶生物多样(林下混生、寄生、蜘蛛保护神)、芒景古柏、翁基古柏、景迈森林、千手观音树、牵手树、芒景巢蜂树、芒埂蚂蚁堆、芒埂七树、万亩台地茶园、鸟等十三处生物景观;勐本观云海台、景迈大寨后山观云海晚霞台等两处气象景观。

    (2)人文旅游资源(47处)

    有世界茶祖帕哎冷部落遗址、世界茶祖帕哎冷驯茶遗址、帕哎冷祭神遗址、帕哎冷养心遗址、七公主墓遗址等五处历史遗址景观;有芒洪八角塔、芒景功德碑等二处古建筑景观; 有节庆(泼水节、山康节)、舞蹈、民歌、民乐、民族体育、文学艺术(傣文、景迈布朗史)、民族服饰(布朗族服饰、傣族)、民族宗教(小乘佛教、原始宗教)、民俗(民族餐饮、栓线、插香)、语言等十处民俗风情景观; 有旱稻、木棉布、酿茶、野生家牛等四处民族生产方式景观;有翁基等四个布朗族山寨、糯干水寨等四个傣族山寨、傣族民居、布朗族民居、七公主泉、帕哎冷寺、景迈大寨佛寺、勐本金塔、寨门、寨心、佛寺、茶厂等十一处山寨景观;有柏联现代茶作体验馆、惠民夜生活娱乐步行街、民族歌舞互动场、惠民SPA、惠民宾馆、民族客栈、景迈翁基会馆、芒景茶坊、四个山寨全貌观景亭台等九处休闲康体景观。有传统集市、工艺品、土特产品、食品、水果、茶等六处商品购物。

    3.2.1旅游资源分类特征

    (1) 自然旅游资源以生物景观和气象景观为主要特色。

    (2) 人文旅游资源以历史遗址景观、山寨景观和休闲康体景观为主要特色。

    3.3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3.3.1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 旅游市场总量小。旅游发展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大量的旅游资源处于未开发状态。

    (2) 旅游收入总量小。但旅游发展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空间,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将日渐突出。

    3.3.2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1) 客源市场地域结构:客源主要以周边地市(西双版纳、普洱市)和昆明为主。客源受交通限制明显。客源市场以国内游客为主, 旅游目的较为单一。

    (2) 客源市场层次结构:游客年龄构成由多到少为中青年为主,游客以男性居多。游客多为政府行政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商贸人员。

    3.3.3游客活动规律分析

    (1) 旅游动机、偏好和方式: 旅游动机以会议公务和观光游览为主。旅游偏好主要是千年万亩古茶源。旅游方式以非旅行社部门的单位组织和散客居多。

    (2)游客流量季节变化: 变化受气候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旅游旺季为1-6月月最份(3-4最旺),旅游淡季为7-12月(7-9月最淡), 旅游高峰是国庆节和春节。

    3.3.4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3.3.4.1旅游市场条件

    (1)促进性因素是具有明显特色的世界古茶源(茶祖帕哎冷和千年万亩古茶园)、山寨(布朗族山寨和傣族山寨)和天然氧吧(云海、雾气、景迈香、阳光、蓝天、白云、晚霞)旅游产品; 具有普洱市绿三角旅游圈的旅游产品组合条件; 具有作为西双版纳旅游市场的重要组合的条件。

    (2)抑制性因素是处于全省旅游冷点地区,存在被热点旅游区屏蔽的因素; 处于全省交通条件和旅游通达性较差的地区, 存在旅游发展被瓶颈的因素; 处于全省旅游起步晚的地区, 存在旅游资源开发力度、深度不大和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大的因素; 处于全省旅游知名度低的地区的因素。

    3.3.4.2旅游市场潜力

    旅游市场游客到近期(2015年)约在200万人左右,即其一,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市临近地区的近程市场游客到近期可达70万人左右; 其二,昆明市、玉溪市、曲靖市的云南省内地区的中程市场游客到近期可达50万人左右; 其三,与西双版纳旅游发展联合的省外地区的远程市场游客到近期可达80万人左右。

    旅游市场走向将呈现以近程、中程市场为基础, 以远程市场为后劲增大的趋势。

    3.3.5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3.4旅游发展战略思路

    3.4.1规划时限:与景迈山新农村近期、远期规划年限一致。

    3.4.2指导思想与原则

    (1) 指导思想:保持生态的人文地理文化,抓好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开发有独特性的、有吸引力的、有竞争力的、有区域互补性的、有世界性的旅游产品,开拓跨区域的联动市场、联动旅游。

    (2)原则:

    地域品牌的原则:景迈山寨, 世界茶源。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不破坏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旅游。

    产业联动的原则:以旅游产品开发为主体,实施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配套。

    市场导向的原则:优先开发能提高游客逗留时间和旅游消费的旅游产品。

    区域合作的原则:要把相临的客源市场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引导进来。

    可操作的原则:以旅游资源内涵入手选择各片区的旅游产品开发主题,制定和谐的规划对策措施,确定合理的整体开发、阶段开发和分期实施的时序安排。

    3.4.4发展战略与目标

    3.4.4.1发展战略

    以景迈山1.6万亩栽培型千年古茶园、100多平方公里的亚热带森林和八个完整的布朗族、傣族传统山寨为载体,以世界茶祖帕哎冷文化、世界最大最古老的生物多样性古茶园、中国最完整最传统的布朗族和傣族山寨文化、四季宜人的天然大氧吧为特质,发展观光旅游、茶作体验、民俗体验、古茶探源、茶祖朝拜、科普科考、野性放归、天然浴吧、国饮大餐、SPA疗养、休闲度假等旅游活动。

    3.4.4.2发展目标框架

    (1)开发方向:以开发"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气象景观旅游资源" 、"历史遗址景观旅游资源" 、"山寨景观旅游资源"为重点,突出生态旅游与度假、康体、娱乐、体验、朝圣、购物协调发展。

    (2)布局空间:采用"三片一线"的布局结构,形成重点旅游资源景区沿主要交通干线走向。

    (3)客源结构:逐渐走向省内客源与省外客源两足鼎立之势。

    (4)开发重点:围绕旅游目标开发方向,加大开发力度,配套旅游综合服务设施,以重点项目为主体,创造景迈山旅游品牌。

    3.4.4.3具体发展目标

    (1) 定性目标: 2010年前把景迈山旅游区申报成4A级景区。2015年前把景迈山旅游区申报成5A级景区。

    (2)定量目标:2010年中旬重点阶段开发项目完成, 2011年末整体开发项目完成, 2015年游客量在200万以上,旅游总收入1.5亿左右。

    3.4.5主题创意与形象策划

    3.4.5.1主题创意

    旅游主题:"景迈香之旅" 。融天地之灵气的景迈香将静化游客的心灵,这是一种放归自然的感受和一次顿悟的经历。

    3.4.5.2形象策划

    旅游主题宣传口号: "景迈放归之旅, 世界茶源圣地"或"景迈放归之旅,,普洱茶源圣地"。

    3.5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与产品设计

    3.5.1总体布局

    (1)集散中心:惠民乡政府驻地, 惠民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惠民重点开发休闲度假、现代娱乐、民族传统活动、民俗集市、制茶体验、民间工艺、酒吧茶吧和民族餐饮产品,主要成为团队客源留宿、夜生活、旅游集散、外来汽车停存的中心。

    (2) 旅游基地:糯干、翁基和芒景下寨三个旅游基地, 惠民是对集散中心的补充。糯干主要是服务于旅游团队餐饮的接待旅游基地, 重点开发餐饮、小型傣家客栈、水寨休闲产品。翁基主要布置体验氧吧、康体、休心等高端客源的旅游度假接待旅游基地,重点有翁基会馆、小型布朗人家客栈产品。芒景下寨主要是服务于艺术家、度假(包括背包客)、朝拜茶祖客、探谜客、科考等客源的旅游度假接待基地,重点开发小型布朗人家客栈产品。翁基和芒景下寨是享受时间较长的体验型、放归型、度假型游客的接待基地。

    3.5.2旅游功能分区

    (1)芒景-芒洪旅游度假区:是布朗文化(布朗山寨、布朗茶祖帕哎冷和布朗族生产方式)的游览区,包括翁基、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等个山寨和帕哎冷部落遗址等景点区组成。该区有翁基旅游基地、翁基翁基会馆、芒景下寨旅游基地和芒景度假(包括背包客)营地。功能定位是观光休闲和氧吧茶疗度假。

    (2)景迈大寨-大平掌旅游度假区: 是傣族文化(傣族山寨、古茶核心区和傣族族生产方式) 的游览区,包括芒埂、勐本、景迈大寨、糯干四个山寨和大平掌古茶园区等景点区组成。该区有糯干旅游基地和糯干野营地。功能定位是观光休闲和氧吧茶疗度假。

    (3)惠民旅游综合服务度假区: 是多元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游览区。包括传统集市、现代茶园体验、夜三角区、民族歌舞互动场等景点区组成。该区是惠民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定位是夜生活休闲和氧吧水疗度假。

    3.5.3产品设计

    3.5.3 .1旅游产品

    "世界茶源博物馆产品系列":"朝拜茶祖产品"、"普洱茶庄园产品"、"万亩古茶生物链产品"、"现代茶园茶坊体验产品"。

    "山寨博物馆产品系列:"傣家水寨产品"、"布朗山寨产品"、"民族互动体验产品" 。

    "生态放归产品系列":"放归鸟人产品"、"生态氧吧养心养身产品" (氧吧水疗产品 、氧吧茶疗产品、养心产品) 和"艺术之家产品" 、"生物奇观产品"、"野营产品"、"观天象产品"。

    "其它产品系列":夜生活发呆纵情产品" 。

    3.5.3 .2旅游产品定位

    (1) 基础旅游产品是由生物景观、山寨景观和天象景观旅游产品组成的观光旅游。

    (2)目标旅游产品是由"生态氧吧养心养身产品"为主的休闲度假旅游。

    3.5.4旅游线路:

    3.5.4.1区域线路

    (1)昆明-思茅-景迈山-西双版纳-昆明

    (2) 昆明-思茅-绿三角(西盟-孟连--景迈山)-西双版纳-昆明

    3.5.4.2景迈山景区观光客旅游线路和度假客(包括背包客) 度假区域

    1)观光旅游线路

    观光旅游线路是以一日观光游为目标的线路,分精简型和粗放型两种。即

    精简型旅游线路:惠民景迈普洱茶现代茶园体验(采茶-览茶制作全过程)-登山云海(以台地茶、森林和金塔为景) (距214国道17000米)--芒埂(外览山寨全貌) (距214国道16000米)-勐本(外览金塔-千手观音)- 景迈大寨(神泉-寺台观云览山-观全景) (距214国道20980米)-大坪掌(鸟人-古茶生物多样-祭茶魂)-糯干(傣家美食--傣族水寨全部)-翁基(寨口-祭古柏-寨心-观景平台)-芒景上寨(巢蜂树-二代建筑品茶异) (距214国道28532米)-- 芒景下寨(七公主泉--帕哎冷寺) (距214国道28833米)-- 芒洪 (七公主泉--帕哎冷寺--二代建筑品茶异)-- 芒洪(八角亭山康节典) (距214国道31000米)-惠民夜生活(酒吧茶吧-现代娱乐) 。

    密集型旅游线路:惠民传统集市(民族万象)-- 惠民景迈普洱茶现代茶园体验(采茶-览制茶作全过程)-登山云海(以台地茶、森林和金塔为景)--芒埂香寨(寺-七树-蚂蚁堆-闻景迈香-牵手树栓线-初闻鸟声-丈高竹笋)-勐本佛寨(金塔-千手观音)- 景迈大寨(神泉-寺台观云览山-观全景)-大坪掌(鸟人-古茶生物多样-祭茶魂)-糯干(傣家美食--傣族水寨全部)-翁基(寨口-祭古柏-寨心-观景平台)-芒景上寨(巢蜂树-二代建筑品茶异)-- 芒景下寨(七公主泉--帕哎冷寺)-- 芒洪 (七公主泉--帕哎冷寺--二代建筑品茶异)-- 芒洪(八角亭山康节典) -惠民夜生活(酒吧茶吧-现代娱乐) 。

    2)度假(包括背包客)旅游区域有历史寻觅型、生态寻觅型和生态氧吧养心养身型三种: 为多日休闲体验度假游项目,即

    历史寻觅型旅游区域:由芒景和翁基区域组成, 布局有布朗人家客栈、背包客营地。

    生态寻觅型旅游区域: 由大坪掌和糯干区域组成, 布局有傣家客栈、野营地。

    生态氧吧养心养身型旅游区域: 由芒景、翁基、大坪掌和糯干区域组成,除布局有民族人家客栈、背包客营地、野营地外,还布局有翁基翁基会馆。

    3.5.5旅游商品:景迈茶类系列、 景迈导游册类系列、景迈布朗历史记类系列、景迈帕哎冷等人物传奇类系列、民间竹编木刻工艺类系列、景迈山民族服饰包饰挂饰类系列、景迈山民族音乐类系列等旅游商品、景迈摄影艺术类系列 (民族习俗、山寨、历史、建筑、植物、晚霞、蓝天、月色、云海、古茶、鸟类等分门别类的明信片和摄影集)。

    3.6旅游资源科学佐证

    3.6.1调查鸟类的种类, 鸟类的季节性和日间活动线路、鸣叫时间等规律,作为调整旅游观光线路和观光时间的科学依据。

    3.6.2考证景迈山布朗族首领趴岩冷驯化景迈山古茶的历史和时间, 作为构建茶祖趴岩冷文化和趴岩冷寺的重要科学依据。

    3.6.3考证景迈山古茶的生物多样性、药用健身价值、同山不同味(景迈大寨和芒景)等方面的科学数据, 作为发展景迈山古茶产业和旅游产业链重要依据。

    3.6.4调查四季和日间内云起云散的时间变化和流动变化规律,作为调整景迈云海观光线路和观光时间选择的科学依据。

    3.7旅游发展重点项目与专项规划

    3.7.1旅游景区景点重点开发项目规划

    (1)惠民片区景点:传统集市、夜生活步行街、民族广场和现代茶园等景点。

    (2)惠民-翁基主游线观景平台: 新建设施有台地茶观景平台、森林观景平台、金塔云海观景平台、翁基观景平台。

    (3)芒埂片区景点: 芒埂观景平台、七树、佛寺、蚂蚁堆、景迈香、牵手树栓线等景点。新建设施有公厕、民居。拆除所有砖、混凝土围墙。

    (4) 勐本片区景点: 勐本寺、千手观音(榕树群)等景点。新建设施民居以及勐本寺至千手观音的步行游路。拆除靠佛寺的两栋钢筋混凝土建筑,改建佛寺。拆除所有砖、混凝土围墙。

    (5) 景迈大寨片区景点: 大寨寺、神泉、大寨观云海平台、观大寨全景平台等景点。新建设施有寨旁风雨亭、寨顶风雨亭、寨旁公厕、民居以及大寨至观大寨全景平台的步行游路。拆除靠佛寺的两栋钢筋混凝土建筑和拆除景迈大寨村委会钢筋混凝土建筑,改建佛寺。拆除所有砖、混凝土围墙。

    (6)大坪掌片区景点: 鸟人谷、古茶生物多样性、祭古茶神场等景点。新建设施有祭古茶场旁风雨亭廊、公厕、古茶园外停车场以及鸟人谷至大坪掌车行路的步行游路。

    (7)糯干片区景点: 全寨(包括水景、主次游路、建筑保护保留更新整治等)景点。新建设施有寨外停车场、公厕(两个)、观景平台一个、置换风雨亭一个、民居。拆除所有钢筋混凝土建筑和拆除所有砖围墙和混凝土围墙。

    (8) 翁基片区景点: 全寨(包括水景、主次游路、建筑保护保留更新整治等) 以及古柏景点。新建设施有寨外停车场、公厕(一个)、观景平台一个、风雨亭一个、民居、民居客栈。拆除所有钢筋混凝土建筑和拆除所有砖、混凝土围墙。

    (9) 芒景上寨片区景点:巢蜂、品茶馆和摽牛场景点。新建设施有寨外停车场、公厕(两个)、民居以及芒景上寨至巢蜂的游路。置换风雨亭一个。拆除所有砖、混凝土围墙。

    (10) 芒景下寨片区景点:七公主洗泉 、趴岩冷寺、古柏景点。新建设施有寨外停车场、公厕(一个)、民居、民居客栈以及主车路至趴岩冷寺的步行游路。拆除芒景村委会钢筋混凝土建筑和所有砖、混凝土围墙。

    (11) 芒洪片区景点:八角亭(恢复佛寺)景点。新建设施有寨外停车场、风雨亭廊、公厕(一个)、民居。拆除芒景村委会钢筋混凝土建筑和所有砖、混凝土围墙。

    3.7.2旅游交通重点开发项目规划

    (1)重修惠民至南朗河段道路。

    (2)修建片区间的连接道路。其一、芒埂至勐本的步行游路。其二、大寨至大坪掌鸟人谷的步行游路。

    (3)各片区村寨的主游路和入户路。

    3.7.3旅游接待重点开发项目规划

    惠民宾馆、惠民晚餐团队餐厅、糯干午餐团队餐厅三栋、翁基会馆、芒景品茶馆。

    3.7.4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注重景区内全民旅游意识的培训, 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 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

    3.7.5旅游商品。重点开发旅游食品、旅游手工艺品、创意纪念品和旅游小商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