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2022-09-28 12:51:43)
标签:
柴江丽 |
学习新课标心得体会
在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后,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以个人视角看其中的“惊喜〞与“挑战〞。
惊喜是标准明晰,操作具体,指导性强。此次新课程方案课程实施的要更加明确,标准更加具体,对一线教师操作的指导性更强。
育人目标更明确——以落实核心素为关键抓手。仔细研读课程方案可以发现,新修订课程方案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素养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每个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强化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要求。
一体化设计——以横向关联互动和纵向进阶衔接为思路。方案、课标在课程设置更化,对美育体育、劳动课程做系统设计。在学段一体化设计方面幼小街接、小初衔接,正在形成专门的方案。在课内课外学习活动方面也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在保证教学时间与原方案不变的前提下,明确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与教学时间的关系。这个部分的设计,为基层学校开展学段街接、课后延时等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作业改革——以评价撬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为推进作业改革,专门增加了作业评价建议 ,对作业类型、作业层次、作业立意、作业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部分内容为基层学校作业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质量标准——为“双减〞政策落实提供专业支撑。本次课程标准修订,有一个创新点,就是首次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专门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在学业质量标准中,对于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基层学校在落实 “双減〞政策时,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实际教学中学得过多、学得过难的问题,对于下一步有效地减经学生学业负担提供了指导。
同时,对于一线教师有了更大的挑战。为达成这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3.教师要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上,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