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2018-06-13 13:49:28)
标签:

教育

四董小学

崔红霞

语文教学中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策略

四董学校崔红霞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就要想办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一般是因为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使知识面广而深的问题;有的则是知识内容相近、相似而容易引起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混淆的问题;或者是由于学生年龄、生活阅历、思维能力与模式、知识水平等内外因素的局限,以及客观事物的发展尚不充分而导致使所学内容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这里,我以六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詹天佑》一文的教学为例,将我认识到的关于突破语文教学中重难点的策略在这里浅谈几点:

一、直奔重点,辐射全文,整体升华。

直奔重点,辐射全文这样教学设计的有效性,主要是使学生有了读书、思维的自由和空间,便于长文短教,中心突出。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以后,就要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明确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由整体感知出发,再联系上下文读书。培养学生养成读书时善于抓住重点词句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记事类文章,结构清晰,选材得当,有详有略,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教学第二课时时,为突出文章主旨,我围绕本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展开教学,让学生深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文中最能表现詹天佑杰出才能与爱国情怀的是修筑京张铁路时詹天佑面临的三大难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而我教学的重点便是文章的第4-6自然段。

“勘测线路”时,我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詹天佑在这一环节面临的困难,再利用课外资料,让学生了解到詹天佑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文中提到的这些,还有来自各方势力的阻挠与威胁,加深同学们对詹天佑爱国之心的体会。接着,我抛给学生一个问题:面对种种困难与压力,詹天佑是什么反应?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詹天佑面对困难时的所说、所做、所想,重点是詹天佑的心理活动,这也是詹天佑能够坚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巨大精神动力,让同学们体会到詹天佑不畏惧、不退缩正是因为他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高效解决重难点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传统的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授来反复说明文章的重难点,但常常事倍功半。而多媒体课件比语言更有说明力和真切感,它能将事物很形象地表现出来。因此,运用恰当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开凿隧道”与“设计线路”是本文的难点,尤其是“人”字形线路,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采用画一画,演一演的方法来突破难点。“开凿隧道”部分,我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画,再结合居庸关和八达岭的地形特点体会詹天佑采用两种不同的开凿方法的好处,从中感受詹天佑的杰出才能。“设计线路”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理解起来具有较大难度,尤其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画出“人”字形线路,再说说火车上陡坡的方法,无疑又增加了难度。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探究与合作尝试自主理解“人”字形线路,并动手画出来。然后,我带着同学们在黑板上一起画出线路示意图,用粉笔当火车,请学生示范开火车,讲述情形,然后让大家用橡皮当火车在文中插图上试开,边读边理解。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人字形”线路设计心悦诚服,不住地称赞“詹天佑的确是个杰出的工程师”。最后,升华感受——出示詹天佑拖着重病之躯,登上长城后,深情说的一段话(配乐朗读),伴随着抒情的音乐声,学生对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三、学练结合抓牢训练点,突破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于“用”。学习文章除了要感受人物的形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写作。《詹天佑》一课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詹天佑的人物品质,引导学生寻找表现詹天佑面对困难时的所说、所做、所想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形象,先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出示的图片理解重点词语并造句;再根据学生好动、爱模仿的特点,指导他们进行分角色表演朗读,在一步步融入感情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人物的品质。到此仍未结束,我又在课下布置了一项任务:模仿课文的细节描写方法,写一段话,表现特定的人物形象,学生表现非常积极。

我力求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提高课堂容量,使学生获得增强语感能力、养成积累习惯、促进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的“原动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的突破策略,是课堂教学中设计教学环节的关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并结合学生实际,弄清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方可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