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2017-03-11 17:44:57)
标签:

四董小学

高银霞

    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原有知识能力结构水平的不同导致他们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也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在解题时就会出现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我们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用自己的个性化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空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因为每一种方法都是学生自己积极探索得出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被认可时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当然,我们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的、有意义的建构。然而,我们不能只顾及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忽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具体解题方法个性化的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进行方法的优化,选择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原有的认识上,如果学生的思维停止不前,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学会发现,学会反思,积极地进行扬弃,保留自己好的方面,舍弃不好的。并能从别人的方法中吸取好的方法,优化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得出许多个性化的解题方法后,教师并没有终止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而是充分地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选择最优化的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形成结果的生动过程往往被教师“全包”了,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不断地被教师塞进知识,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机械,沉闷,缺乏生气。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习对知识有一定的内心体验,要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但要让步学生弄清楚是“是什么”,而且要让学生弄清楚“为什么”。只是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所有的新知识才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教师通过组织有效的课堂,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关键问题之处产生争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在学习活动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各方面都得到和谐、持续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