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灵净土,和学生面对面谈心
(2016-11-14 22:47:05)
标签:
教育四董小学刘江娟 |
孩子谈心的时候,务必要放下老师的架子,甚至是成年人的架子。你要和他站在同样的高度,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另外交谈的环境,最好没有其他人,或者有一个他值得信赖的朋友,能说会道,比较会搞气氛的那种。而且要面对面要坐着(或者围上一圈,不能老师坐着学生站着),这样双方才能融入到这个谈话的环境中去。第三,与学生谈话前,要多多了解他这个年龄段流行的一些东西,流行语啊,歌曲电影甚至是明星等等,从这些方面切入话题,效果会更好,让他认为你们之间有共同语言,没有代沟,这样谈话才有可能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第四,不要一味的说教,那样往往都会事与愿违。而是旁敲侧击,让他自己去体会,或者给他讲讲你自己的一些经历,没有人是不爱听故事的。前提是,你得会讲故事,讲的生动。最后一点可以说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老师在平时就应该表现的平易近人一些,多与学生说说笑笑,给学生们留下个好印象,让他们觉得你的心理年龄和他们差不多。不能让他们怕你,更不能让他们恨你,这样就太失败了,不过,威信是不能少的,不能让学生骑到你头上去,这个度你要把握好。大家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教师与学生谈心是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也是每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必须练就的一项基本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实行新标准的今天,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仍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多与学生交流,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谊,产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教师应怎样与学生谈心呢?
四要选择时机,不"急于求成"。对一些性格倔强或理解问题比较偏激的学生,与其谈心往往在"火头"上谈不成。对此不必操之过急,而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谈。如在学校不方便,也可选择家访的方式谈,场所变了,气氛变了,有利于推心置腹地交流感情,因势利导,解决问题。五要善于倾听,不"先入为主"。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总想找信赖的人,特别是其心目中尊敬的老师一吐为快,指点迷津,哪怕是静静地听完诉说,他(她)也会觉得心情舒畅得多了。如果教师对情况不明,又不听学生诉说,就先入为主,自以为是,说三道四,甚至捕风捉影,横加训斥,那么定会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要平等待生,不"居高临下"。教师与学生谈心一定不能摆出师长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要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样往往会发现,站的角度不同、了解的情况不同,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因此,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同学生交心结友,才能真正了解其内心世界,从而及时准确地教育和引导他(她)们。 二要讲知心话,不"空洞说教"。与学生谈心要讲真话、实话。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要从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三要有耐心,不"计较报怨"。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与学生谈心时,一定要有耐心,不能三言二语完事。即使谈心不顺利,产生了一些误会,甚至碰到钉子,也不要灰心,或听之任之、撒手不问,更不能计较和报怨学生。任何事物都有个转变的过程,学生的认识也是如此。
四要选择时机,不"急于求成"。对一些性格倔强或理解问题比较偏激的学生,与其谈心往往在"火头"上谈不成。对此不必操之过急,而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等待时机成熟时再谈。如在学校不方便,也可选择家访的方式谈,场所变了,气氛变了,有利于推心置腹地交流感情,因势利导,解决问题。五要善于倾听,不"先入为主"。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总想找信赖的人,特别是其心目中尊敬的老师一吐为快,指点迷津,哪怕是静静地听完诉说,他(她)也会觉得心情舒畅得多了。如果教师对情况不明,又不听学生诉说,就先入为主,自以为是,说三道四,甚至捕风捉影,横加训斥,那么定会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
前一篇: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再创佳绩
后一篇:如何让学生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