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2016-10-28 15:14:08)
标签:
四董小学李淑霞 |
如何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在数学课上,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让学生“说”。现就新课改实践中自己的体会,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一、克服胆怯心理,使学生敢说
许多学生上课不敢回答问题,不愿发表见解,是因为不会说,可能是因为以前答错被批评过;也可能答得不好被嘲笑过;所以,我认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使学生敢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比较胆小的学生的说,教师要多点耐心,多鼓励。使其充满信心,大胆陈述。如当学生说得不太完整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地说:“不错,如果能添上哪句话,就更好了。”当学生说错时,教师应该友善的说“没关系,坐下去再想想。”当学生站起来又说不出时,他可能是太紧张,这时,教师应该和蔼的说:“别紧张,好好想想,老师相信你”。
二 、形式多样的训练,使学生会说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训练学生说思路,说算理。在公式、法则、性质的教学中,训练学生完整的说推导过程。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我会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有一定的优势,学生不受拘束,能互帮互学,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主动自觉地掌握知识是有一定作用的。数学活动课的演讲,讲数学故事,都是对学生开口说的能力的训练。说的前提是“听”,说的基础是思维活动。说,能直接表现学生的智力,及时反馈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在一节课里,必须有三分之二或一半的时间让学生“说话”,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探求获取知识的兴趣。
三.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想说
数学学科的一个特点就是应用的广泛性。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生活实例,从多方面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使他们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进而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使用数学带来的乐趣,产生学习的自我需要,必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例如,学习“元、角、分”的知识以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买东西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不仅体验各自的生活角色,更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成“买卖”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及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四 做好铺垫,使学生爱说。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是“话篓子”,很能说,可一到上数学课,就不知道怎样说了。所以,教师要做好铺垫,让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生活当中的事情,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发现问题,与同伴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应该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当中有价值的问题和建议,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