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四董小学
四董小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59
  • 关注人气:4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食和月食》教学反思

(2016-05-16 17:08:52)
标签:

四董小学

李淑霞

《日食和月食》教学反思

四董小学  李淑霞

《日食和月食》一课内容属于空间科学,学习本课,为进一步探究物质的构成和特性,认识微观世界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同时,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了解大自然奇特的现象和规律,从而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从教材单元整体分析,《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的后续,本课的知识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力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科学思想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态度。本课是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典型课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层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点,探究月食的成因要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新问题。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根据事实材料推测分析是谁挡住了太阳光是难点。

针对难点,我尝试采用了实验探究为主、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用故事引入激趣,电脑演示日食的过程,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食及日食的过程,为学生认识日食成因提供必需的事实材料;第二步是结合电脑动画的演示,启发学生在事实的基础上思考日食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逐步演示让学生推想出“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第三步,引导学生通过模拟日食成因的实验,证明上面的推想,同时明确日食时,地球、太阳、月亮的位置关系;第四步,启发学生根据以上研究推想日食成因,并用电脑动画演示讲解日食的成因。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学生已经认识了“日食的成因”,对于“月食的成因”就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学生通过摆放大、小球的位置;画月食的成因图,了解月食的形成。事实也证明学生,懂得举一反三,活动开展较好。最后,向学生补充了一些多媒体图片、录像资料,让学生再次重温日食、月食发生时的壮观景像,以增加印象,激发兴趣。

总之,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等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现象分析能力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