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寒冬夜
最近晚上我时常听到外面路上传来敲木棒子的声音,这个声音很特别,只有温州人知道这个声音代表的是有小贩肩挑着移动厨房卖深夜馄饨,也就是「馄饨担」。
这种可以被人扛在肩上行走的木制移动厨房,真可谓是中国民间劳动人民的智慧发明,小厨房分左右两边,煮馄饨需要的调料,水,锅和柴火一应俱全,架子上还能置放一次性碗筷,也兼具收银的功用。我诧异的是,时至今日竟然还有这种深夜「馄饨担」,我上一次听到这熟悉的敲木棒声,还是小时候的事情。
记忆犹新的是我很小的时候,某个冬日夜里,我和爸爸妈妈都已经洗漱完钻进暖暖的被窝里,我们听到楼下传来的敲木棒声,我说爸爸我肚子饿了想吃馄饨,爸爸说,外面很冷,我们都已经躺床上了,不想下去很麻烦,可怎么办?不过他很快就想到一个懒人办法,他叫住了楼下的馄饨担,说要一碗馄饨,然后他用一根绳子套在妈妈买菜的篮子上,把装了钱的篮子用绳子从窗口放下去(我们当时住4楼的矮房子)让小贩把煮好的馄饨放在篮子里。我就高兴雀跃地看着爸爸把那碗馄饨从窗口拉了上来。那碗馄饨特别香,伴随着家人的照顾和陪伴,就像温暖的被窝一样,是在寒冷冬夜里最令人舒心的慰藉。
已经是遥远的过去,但又仿如昨天。
这样的敲木棒声,竟然还会出现在今时今日的冬夜里,可能因为夜已深,四周寂静,所以我在17楼也清晰地听见。我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深夜12点半,我又探头俯视路上那个挑着移动厨房的身影,这么晚了,他累不累,冷不冷呀?此刻我很想也来上一碗现煮馄饨,可是天太冷,我又已经穿着睡衣,不想下楼了,现在的我也没有那根可以系着篮子的绳子放下来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