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可行性报告

标签:
健康教育科研参考资料 |
分类: 科研课题 |
《小学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研究》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依据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来得到各级政府和卫生、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社会对教育的偏见,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片面理解而带来的对学校的压力以及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1],人们普遍忽视对学生的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学校和家庭也未能真正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尚未形成一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发展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教育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有种被动接受的感觉。
多年来,关心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学者、专家和从事学校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如学生中的健康问题、课程与健康教育需求的衔接、健康教育师资问题,以及学校健康教育的对策、具体疾病的健康教育经验和做法、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的关系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涉及学科渗透的健康教育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如闰霞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2]、郭喜青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少量的如吴国瑞《应用“学科渗透法”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4],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工作体会式的定性研究,未见详细的报道。
评价《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使用效果,开展《《小学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研究》》,目的就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接受健康教育提供促成因素,使学校健康教育成为教育机构的自觉行动。
二、项目的预期目标及产出
1、预期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运作,把健康教育知识转化为数学应用题,使健康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并且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乐意接受,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效果。使用《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进行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比一般的健康教育方法效果要好。
2、预期产出
经过项目试点研究,将编辑出《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供小学数学老师和学生选用。
(一)研究对象
舟山市定海区和普陀区范围内(除“健康促进学校”以外)的6所小学六年级1200多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按区域学校的教学质量(社会上所谓的“好” 和“一般”学校)分类搭配分成两组,再随机决定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中的健康知识内容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所有被研究学生均进行基线调查。基线调查后,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实验组学生使用《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做习题;对照组学生使用与《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中的健康知识内容一致的健康教育宣传单,作为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学习。根据艾宾豪斯遗忘曲线理论,识记后短期内遗忘较多,过了较长的时间后遗忘发展减慢了的规律,在学生们做完作业后约40天,进行终末调查,调查表同基线调查。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经过审核和统一编号后,利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编辑适宜小学生练习的健康知识数学题,教师支持程度和学生参与率,统计、调查过程是否规范、科学。
(四)创新点
开发编辑适宜小学生练习的健康知识数学题,为小学数学老师提供数学练习题库,使学校健康教育变被动开展为主动。
(五)技术路线
研究项目的技术路线图概要表示如下:
四、项目设置
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率。
七、研究人员情况表
姓 |
性别 |
出生年月 |
学 历 |
专业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承担任务 |
课题设计 |
||||||
调查统计 |
||||||
调查实施 |
||||||
调查实施 |
||||||
课题协调 |
||||||
课题协调 |
[1] 喻坚,唐佩佩.对中国学校健康教育的新思考.四川体育科学,2005,3(1):82.
[2] 闰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41.
[3] 郭喜青.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5:10.
[4] 吴国瑞.应用“学科渗透法”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中国学校卫生,1998,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