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研项目可行性报告

(2011-02-21 07:58:16)
标签:

健康教育

科研参考资料

分类: 科研课题

《小学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研究》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立项依据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来得到各级政府和卫生、教育部门的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社会对教育的偏见,对教学质量评估的片面理解而带来的对学校的压力以及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1],人们普遍忽视对学生的个人健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学校和家庭也未能真正树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尚未形成一种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发展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教育机构开展健康教育有种被动接受的感觉。

多年来,关心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学者、专家和从事学校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如学生中的健康问题、课程与健康教育需求的衔接、健康教育师资问题,以及学校健康教育的对策、具体疾病的健康教育经验和做法、学校体育与学校健康教育的关系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涉及学科渗透的健康教育仅限于心理健康教育,如闰霞的《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2]、郭喜青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3]。少量的如吴国瑞《应用“学科渗透法”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4],只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工作体会式的定性研究,未见详细的报道。

评价《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使用效果,开展《《小学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研究》》,目的就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接受健康教育提供促成因素,使学校健康教育成为教育机构的自觉行动。

二、项目的预期目标及产出

1、预期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运作,把健康教育知识转化为数学应用题,使健康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并且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乐意接受,提高学校健康教育效果。使用《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进行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比一般的健康教育方法效果要好。

2、预期产出

经过项目试点研究,将编辑出《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供小学数学老师和学生选用。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舟山市定海区和普陀区范围内(除“健康促进学校”以外)的6所小学六年级1200多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按区域学校的教学质量(社会上所谓的“好” 和“一般”学校)分类搭配分成两组,再随机决定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根据《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中的健康知识内容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所有被研究学生均进行基线调查。基线调查后,老师布置家庭作业,实验组学生使用《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做习题;对照组学生使用与《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中的健康知识内容一致的健康教育宣传单,作为课外读物,进行阅读学习。根据艾宾豪斯遗忘曲线理论,识记后短期内遗忘较多,过了较长的时间后遗忘发展减慢了的规律,在学生们做完作业后约40天,进行终末调查,调查表同基线调查。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经过审核和统一编号后,利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技术关键

编辑适宜小学生练习的健康知识数学题,教师支持程度和学生参与率,统计、调查过程是否规范、科学。

(四)创新点

开发编辑适宜小学生练习的健康知识数学题,为小学数学老师提供数学练习题库,使学校健康教育变被动开展为主动。

(五)技术路线

研究项目的技术路线图概要表示如下:

 http://s11/middle/6a0f4536g9cbfb2569bfa&690

四、项目设置

    项目的目标与指标。

   (一)项目的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与运作,把健康教育知识转化为数学应用题,使健康教育有机的渗透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并且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乐意接受,使学校、教师和学生及其家长三方主动去学习健康知识,进而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

   (二)项目的指标

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率。

   (三)项目的产品

    编辑出适宜于小学生使用的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

    五、项目计划进度安排

    项目时间: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 

    时间安排:

    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 

   (一)在小学教师中开展小学健康教育数学学科渗透可行性调查,访问有关老师征求意见。

   (二)编辑《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和健康教育宣传单,进行预试验。

    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 

    协调教育局和有关学校,确定项目学校。

    2009年9月至2009年10月: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小学生健康知识数学练习题》和健康知识宣传单进行干预。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基线和终末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六、现有的研究条件与工作基础

   (一)技术支持

    本项目承担单位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全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已开展传染病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环境卫生、职业安全、学校卫生等各项公共卫生监测管理工作,拥有各类技术人员40余名;本中心同时还是浙江大学流行病学与统计学科研教学基地,与浙江大学、中国疾控中心、浙江省疾控中心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科研业绩

    近年来,本中心共向各级项目资助单位组织审报科研课题近50项次,经专家鉴定,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有1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优秀奖;1项获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本中心共向各级学术期刊杂志投送论文227篇,发表180篇,其中一级杂志发表89篇(中华级10篇),二级杂志83篇,其他8篇。健康教育所已经有相关的课题在市科技局立项和获奖。

   (三)合作关系

    近几年健康促进学校工作蓬勃开展,卫生与教育部门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七、研究人员情况表

姓 

性别

出生年月

学 历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承担任务

课题设计

调查统计

调查实施

调查实施

课题协调

课题协调

    八、经费预算

    本项目在一年内完成,总经费预算3万,其中自筹款1万,要求科研基金补助项目经费2万。项目经费主要用途及依据:学生调查费0.5万,数学练习册制作费0.7万,培训费0.3万,印刷、查新费0.5万,课题评审费1.0万。

   参考文献

[1] 喻坚,唐佩佩.对中国学校健康教育的新思考.四川体育科学,2005,3(1):82.

[2] 闰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41.

[3] 郭喜青.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5:10.

[4] 吴国瑞.应用“学科渗透法”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中国学校卫生,1998,3:2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