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程探讨——地理校本选修课如何开设

(2010-08-29 07:24:31)
标签:

选修课

校园

分类: 地理课堂
新课程探讨——地理校本选修课如何开设
新年中整理了一下思路,打了一个文稿,也在此贴出吧,还望各位多提意见和建议:
生活地理
           ——开拓您的“视”界
所属科目:地理
课时总数:18
学  分:1
一、课程学习目标:
1.德育目标: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也是学生心智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是否能健康的发展,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是否能健康的发展,它将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培养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健康、平和的心态、正确的心理意识,成为高中阶段每一门学科所肩负的重要任务。“生活地理”将通过相关知识和现象的探讨和对话,让学生对周围世界有更细致地观察和更深切的感受,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世界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从而使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爱、家乡的爱、对学校的爱以及对周围同学的爱。“生活地理”还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辩证的、唯物的看待每一个问题、并运用这些观点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逐步帮组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活地理”将致力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学生人格的终极发展。
2.智育目标:
学会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能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能运用相关事物判断或测定方位,初步具备在野外正确判断方位的能力;能根据地图的指引到达一定的地点,具备读懂常见地图的能力;能较准确的绘制出某一路线图和某一地方的平面示意简图;简单了解月相的形成及月相的判读;能在夜空中指出北半球中纬度常见的星座;能综合运用相关的地理知识,解释中国古诗文中描述的一些地理现象;能通过与他人交流、调查等方式了解和学习本地以外的其他地方的具有特色的风俗,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和学习中国的民俗。
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一定的与他人交往、交流的能力;形成一定的分工合作的能力;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运用结论、分析其他类似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维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
1.选修课应以能吸引学生参与、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为主要目的;要具有可可操作性;应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增长学生大的见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关注学生人格的终极发展。
2.校本课程:生活地理
具体的小专题:
a。东西南北:探讨日常生活中方位的判断
b.地图:探讨地图的发展、读图、绘图的相关话题和技能,开展收集当地不同时期的地图的活动,进行对比,探讨发展的话题
c.夜观星空:探讨星座、星相和风水的相关话题,畅游中西古老的文化
d.月有圆缺:观察月相的变化并简单分析月地的关系
e.古诗文中的地理话题
f.一方水土一方人:探讨中国各地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风土民情
三、评价方式:
1.评价结果:分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第。
2.相关说明:
①等第的划分依据是根据每一位同学在选修课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一个综合评定分数,这个综合评定分数的计算方式是:
综合评定=平时成绩×30%+实践活动×30%+笔试测验×40%
②无故迟到2次,扣去平时成绩5分;无故迟到4次,扣去平时成绩10分;无故迟到5次,平时成绩为0分。
③无故缺课(实践活动)2次,综合评定成绩扣去5分;无故缺课(实践活动)3次,综合评定成绩扣去10分;无故缺课(实践活动)4次,综合评价结果下降一个等第;无故缺课(实践活动)6次,综合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