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的四个层次

(2016-04-28 07:28:57)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图片

分类: 读书笔记
这几天,看了不少关于教师境界的文章。不同的文章,分类各不相同。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这几种。
 第一,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教师可以分为四个境界:入职教师、合格教师、优秀教师和知名教师。
1.入职教师--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
他们对教育事业有新鲜感,对教学工作有紧张感,对学校及整个团队有依赖感。这一类型的教师要想加速专业成长,必须做到多向其他教师的课堂学习;研究教材;关注高考(中考)及其他各类考试;多看一些书,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一般说来,新入职的教师经过三到五年的磨练就可以成为合格教师,但也有一些教师尽管教龄长达十到二十年甚至将近退休仍只能是入职教师,这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造化。
2.合格教师--有规范、有章法、能够完成各项工作的教师。
他们能够胜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熟悉感和胜任感,对老师职业有安全感,教育教学实践有独立性。但一般情况下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讲,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教材教法的研究;加强高考(中考)的研究;做到“心中有考纲、脑中有考题、眼中有学生、耳中有信息、手中有教材”;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使自己慢慢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3.优秀教师--有成就、有特色的教师。
教学工作非常在行,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策略,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熟练地驾驭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灵活地应对和处理各种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也有突出的教学业绩,对自己的工作很有成就感。
4。知名教师--有主张、有风格的卓越教师。

这是教师教学生涯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他们是教师群体的极品,是教师团队中可遇不可求的顶尖人物、是教育界的旗手和领军人物。一个优秀教师要进一步发展成为知名教师,首先,要从阅读、研究、实践、反思、表达等路径实现跨越;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主张。

第二,从教育范式和教育艺术角度,教师又可以分为,人师、经师、严师、庸师。

1.人师:麦田里的守望者。

最为高明,他们注重人的教育,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永远不会站在舞台前面,张牙舞爪,而是隐在学生的后面,不扰生,不折腾,用温和的目光目送孩子的成长。叶圣陶先生说:“不待老师教,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改,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教,学生自我教育”,是第一层老师所追求的境界。

2.经师:严慈有度写春秋。

水平很高,爱心很盛,无微不至关心和呵护学生。学生在这样的老师的教导下,具有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但这样的老师往往把亲近爱护学生当成一种手段,或者当成高效课堂的一种辅助,只给学生现实的教育高效,结果是让学生考上了理想大学,未能关注到学生的终身教育和人格成长,未给学生确立人之为人的价值底座。换言之,这类老师只是“达人”,而没有“立人”。

3.严师:方格之中无圆融。

雷厉风行,努力树立权威人格,信奉“一个人人说好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好老师”,他们追求的目标就是“畏之”。学生因为害怕、恐惧,有可能暂时戒除了自身的懒惰,遵守规章,勤奋学习,并最终取得了高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严师出高徒”。教育并没有走入学生的心灵。

4.庸师:无原则的相安无事

“温顺”的好好老师。这种温顺不一定是性格上的温顺,而是一种策略性的温顺,他们没有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上,而是放在师生的人际关系上,以为学生“亲其师,信其教”,于是,千方百计地讨好学生,以博得学生的好感。孰料学生最为看重的还是老师的水平,“信其教”,还是信在“教”的质量上,没有金刚钻,仅仅想靠讨好学生来和稀泥,揽瓷器活,必然会左支右绌,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不把老师放在眼里,公然欺凌老师,侮辱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经师与人师
后一篇:哲学备课笔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