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制度
(2016-04-15 22:10:39)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分类: 日志 |
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由同一学科教师集体研究、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为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结合我校实际,制定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时间、范围、成员和组织形式
1、集体备课的时间:每周至少两次,由年级主任和备课组长制定。
2、集体备课的范围:本年级本学科全体成员。
3、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每次有专人记录
二、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每学期开学前,备课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教学进度表,一式两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教研室备案。
2、每次集体备课,都要确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在备课组长的指导下按周教学计划安排的课题提前写出书面材料,方可进行集体备课研究。
3、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学习和掌握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基本要求的规定,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全面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结构;明确所教章节的内容在本学科中所处的地位;了解本章节的内容与其它章节及其它学科的关系。确定本章节教学的深度、广度,突出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
4、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各备课组按照教学计划,选定主讲教师后,由主讲教师准备讲课的内容。
(2)主讲教师完成讲课内容的准备以后,备课组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训练习题以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参加集体备课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
(3)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意见,结合本班实际,认真修改、制定教学方案。
(4)各备课组每次集体备课都要认真填写集体备课记录。
三、集体备课原则
1、坚持一个中心两手抓
一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手抓学生的基础知识,一手抓学生的基本能力
2、坚持“四定”、“五备”、“六统一。”
(1)“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2)五备:备教材、备课标、备教法、备学法、备学生。
(3)六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统一例习题,统一作业布置,统一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