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2021-05-07 08:51:28)分类: 教学设计 |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比的意义(P48-49)
教材分析: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比的意义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的意义基础之上的,揭示了比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是一种以“倍比”为基础的比较关系。
教材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时提出了比值的意义,它既是一个知识点,又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是本节课的又一教学要点,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认知基础。比的意义是由除法发展而来的,与除法,分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已学过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的意义”。虽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到了一些“比”,但并不了解数学的比和生活中的“比”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及比、分数、除法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会用比表示两数之间的关系,比、分数、除法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知冲突,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这是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比赛成绩是2比0板书:2比0
2.导入:这两个比的意义相同吗?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比的意义,板书:比的意义
3. 关于“比”你知道哪些知识?
预设:我知道比的名称
预设:我知道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
师:同学们对于“比”的知识知道的真不少,老师为你们点赞!
那这节课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目标呢?
4. 呈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
学习目标:
(1)懂得什么是比,会正确读写比。
(2)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3)懂得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师:对照这些目标,你掌握了哪些?哪些你还没有掌握的?那么,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环节中,(是否漏写?应补上)
【设计意图】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导入新课时,教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引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亲切自然,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
二、展示汇报,互动互补
反馈一:理解比的含义
1.什么是比?你是怎样理解的?(阅读课本第48~49页)
预设1: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预设2:比是由一个前项和一个后项组成的除法算式。
2.(1)我班共有12名学生,其中有8名男生,4名女生。提出一步除法计算问题并列式,用比来表述。
(2)小明买了10本大练习本,一共花了5元钱。怎样求一本练习本多少钱?
质疑1:4比8和8比4一样吗?能随便调换两个数字的顺序吗?(引导学生理解前后项互换后表示的意义不一样,要注意分清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什么,不能随意调换)
质疑2:对比男生和女生的比与总价和数量的比,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明确,比可以是同类量之间的比,也可以是不同量之间的比)
后教:相同点,都用除法,又都能说成几比几;不同点,第一个例子中的比是同类量的比(人数之间的比),第二个例子中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总价和数量之间的比),不同类量的比得到的是一种新的量,如总价和数量的比表示单价。
【设计意图】从同类量的比延伸到不同类量的比,注重了比的概念的完整意义的教学,发展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反馈二:比的读、写法与比的组成,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结合具体的比进行展示反馈比的读写法和比的组成部分。
质疑1: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呢?比值可以用那些数来表示?
质疑2:你认为比和前面学过的哪些知识联系紧密呢?
质疑3: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0”?
根据学生的展示反馈,在屏幕中完成下面表格
比和分数及除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分数
除法
比
师:说一说生活中的比。
(1)
(2)
(3)拓展:数学文化——人体中有趣的比。
师:你们可知道,我们人的身体上存在着许多特殊有趣的比。如
(1)一个人两臂展开的长度与自己身高的比大约是1:1
(4)脖子周长与腰围的比大约是1:2
【设计意图】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教师提供的自学引导密切相关。设计恰当的自学问题能起到给学生指引的作用。同时对比“比号”和“冒号”的区别,注意概念的细微差别,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新知检测,巩固提高
1. 选择题
后教:理解比的含义,明确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2.判断题
后教:求比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中的合作与学习,学生已获取与构建新的知识,教师科学、巧妙的设计习题,让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学习、理解比的意义,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意识。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需要帮助?你觉得这节课中哪些小组表现最棒?哪些同学表现最棒?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概念的教学,总结的目的是理顺各个知识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师生之间的互评,完美整节课。
五、布置作业:(略)
板书设计: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