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检试卷分析】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19-02-18 08:19:36)
分类: 数学试卷与分析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小学五年级数学

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上杭县小学教研室

 

为了解我县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情况, 2019117日,县教育局组织对全县各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教学质量进行检测。为了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我县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对五年级部分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现将分析情况概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平均分69.41分,及格率73.88%,优秀率23.01%。其中,县直小学平均分77.6分,及格率87.25%,优秀率38.05%;农村中心小学平均分64.85分,及格率66.27%,优秀率13.66%;农村一般完小平均分62.84分,及格率63.59%,优秀率13.68%

从答题的整体情况可以看出,本次教学质量检测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县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教学质量。五年级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数学思维得到较好的培养,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初步的逻辑推理、表达能力比较强。但从城区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及一般完小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来看,城区小学与农村小学之间发展不平衡,平均成绩差距大,县直小学比农村中心小学平均分多12.75分,比农村一般完小平均分多14.76分。农村中心小学与一般完小平均成绩接近,差距小,农村中心小学比一般完小平均分仅多2.01分。

二、试题特点

这次小学五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题,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内容,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新课程理念。结合我县学生实际,面向全体学生,检测试题覆盖知识面大,注重基础知识概念,重视过程性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试题难度比例适当提高,题量适当。试题内容比较丰富,有体现时代特点的试题素材,有动手操作试题(画三角形和画线段图),有综合性试题,有推理判断试题,还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试题。试题内容编排图文结合,生动活泼,形式多样。试题内容体现了基础性、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对引领我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小学数学试题命题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答题情况简析

1.选择题(10分)

1-10题,得分率61.2%。选择题共10道题,选择题的题型比较新颖,思考性强,综合性强,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对综合性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第5题“31÷74的商的小数点后面第100位的数字是(    )”,选错答案的学生多,得分率低,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算出的商是“0.41(·)89(·)”,就用100÷3=33……1,结果错选数字是1 ),而不懂得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字不循环,要用(1001)÷3=33,应选择正确的数字是9

2.计算题(35分)

这部分试题包括直接写出得数、用递等式计算(简便计算)、解方程、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四部分内容。从答题情况看,计算部分准确率高,大部分学生四则运算掌握较好,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计算部分各题的得分率如下:第11题,直接写得数得分率87%;第12题,用递等式计算(简便计算)得分率79%;第13题,解方程得分率77%14题,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得分率85%

计算部分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口算不熟练,如有的学生错算为5.7÷0.2=2.85。感知粗略,思维不精细,如有的学生错算为7.4×0.6÷7.4×0.6=1;有的学生错算为0.36×99=0.36×(100+1=36.36不会灵活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而是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如有的学生这样计算:0.25×32×1.25=8×1.25=10。没有掌握小数计算法则,如有的学生错算为24.715.3÷(5.23.5) =24.715.3÷1.7=24.70.9=25.6有的学生错算为(31.215.75)×(0.24÷0.3)=15.45×0.008=0.1236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比较复杂,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再加上平时的教学没有渗透利用四则运算的关系解方程,因而还有一些学生在解方程时出现错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没有掌握,只有底乘高,没有除以2如有的学生将组合图形的面积错算为6×26×3=30(平方厘米)。所有这些问题,反映了还有一些学生的计算技能、技巧没有形成,对一些运算法则、定律、性质以及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还未理解和掌握,没有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等现象。

3.填空题(16分)

这部分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答题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所考查的数学概念、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能运用所学知识概念解决问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得分率不高。

15-16题,得分率79﹪。第15题,少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作方法,如有的学生错填为1.7(·)4(·)6(·),将循环节三个数字的上面都写了一个小圆点。第16题,比较小数的积或商的大小,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有个别学生将第(3)题错填为0.973÷0.5 0.973×2出错的原因是不懂得将“0.973÷0.5”转化为“(0.973×2)÷(0.5×2)=0.973×2”来判断,而是先算出结果,再判断,因为算错了,所以判断错误。

17-19题,得分率79%。第17题,有少数学生错填为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用式子表示是(7a46)页,说明这些学生没有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18题的得分率高。第19题的得分率较低,一些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理解近似数的意义或没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如有的学生错填为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5.401)。

20-22题,得分率38%。第20题的得分率低,有不少学生出现错误,究其原因,一是没有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不会用算术方法或用方程解答,造成解答错误;二是将甲、乙两数混淆,导致将甲、乙两数错位填空,如有不少学生错填为甲数是24.6),乙数是246 )。21题的得分率较高,有少数学生没有理解题意不会解答,没有做;也有少数学生将计算结果的小数点漏写,导致出错,如有的学生错填为斜边上的高是 48 厘米。22题的得分率低,有不少学生出现错误,究其原因,一是不会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求这堆钢管的总根数,二是懂得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求这堆钢管的总根数,但不会求梯形的高,有一些学生错填为这堆钢管共有( 260 )根,就是把梯形的高错算为233=20

4.操作实践题(6分)

这部分试题包括用数对表示梯形顶点的位置、画出平移后的平面图形和画指定面积的三角形。

23题:得分率77%,其中第(1)题用数对表示梯形顶点的位置的得分率较高,第(2)(3)题画指定的平面图形的得分率较低。一些学生画图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在:审题不认真,只把梯形向右移动了5个单位,而未向下移动3个单位;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记错,把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记成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忘记除以2,导致画三角形变成画平行四边形,进而出现画图错误。

5.解决问题(33分)

24题:得分率70%。这道题大部分学生能用不同方法列式解答,有的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比较用布米数大小的方法进行列式、比较和判断,富有创新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没有解答出现空白或完全解答错误,有少数学生部分列式错误。学生解答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够仔细,对数量关系不够理解。如有的学生错列为:1.5×400÷0.3=2000(套)。 

25题:得分率50%。这道题的得分率较低,有的学生在分析题意时缺少思考,还没有理解题意就开始解题,比较粗心大意。如出现这样的列式错误:4000÷40×60÷2=3000(平方米);有的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求梯形的高;还有的学生能理解题意,正确列式,但在计算过程出现差错,如错算成80×60=480,错算成8000÷100=8等。

26题:得分率69%。这道题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用方程解答。一些学生出现解答错误,究其原因,一是比较粗心,把方程列错,如错列成X5.2×218.2”。二是审题不够认真,未按要求用方程解答,而是用算术方法解答。三是不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不会用方程解答。四是能正确列出方程,但在解方程过程中出现错误。

27题:得分率69%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解答,对日常生活中居民用水采用分段收费理解掌握较好。一些学生出现解答错误的原因,一是对题意理解不够,不理解分段收费的涵义,无法找出数量关系,导致列式错误。如第(1)题有的学生错列为(1.8+3)×21=100.8(元);第(2)题有的学生错列为(391.8×15) ÷3=4(吨),未将原来用水15吨加上。二是计算不够认真,在计算过程出错。如错算成2115=7,错算成1.8×15=17。三是学习习惯不够好,有的学生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有的学生忘记写计量单位或写错计量单位。

28题:得分率23%。这道题的得分率低,第(1)题是画线段示意图,学生画图能力不高,大多数学生没有把线段图画完整,有的学生标注数据不完整,有的学生没有用尺子作图,中点位置和相遇位置画的不准确。第(2)题一些学生出现解答错误,主要是没有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对“距离中点14千米处相遇”,错误认为“相遇时,快车只比慢车多行驶14千米。”从而导致解答错误。第(2)题做对的学生,基本上能正确解答第(3)题,说明这些学生对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路程”掌握较好。

四、教学建议

1.应关注小学数学命题新动向

从近几年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制的小学数学质量检测试题来看,小学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呈现新趋向,重过程、重理解、重思想方法的考查,重运用能力、探索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这次质检试卷,选择题共10道题,选择题的题型比较新颖,思考性强,综合性强,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对综合性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10道选择题得分率只有61.2%得分率较低,说明还有一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

因此,科任教师应关注小学数学命题新动向,在日常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概念解决问题的题型,引导学生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科任教师应关注下面几个小学数学命题新动向:一是减少考查“结果目标”的试题,增加考查“过程目标”的试题;二是减少考查“纯数学”的试题,增加考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试题;三是减少考查“纯技能”的试题,增加考查“意义理解”的试题;四是减少考查“纯知识记忆”的试题,增加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试题;五是减少考查“解决单一性、封闭性问题”的试题,增加考查“解决综合性、开放性问题”的试题。

2.关爱学困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这次五年级数学期末质检,低分的学生还有一些,这些学生也就是学困生。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和科任教师都要认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与寻找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策略。怎样帮助学困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科任教师要对学困生有特别的爱心,在各方面给予他们的关爱,了解、分析他们成绩低下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学习指导,多给他们补缺补漏,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使他们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

3.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从这次期末质检试卷分析看,还有一些学生在计算上出现差错,主要原因是口算不熟练,算理不明确,算法未掌握。因此,科任教师必须做好口算天天练,加强计算教学与训练,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并注意做到口算、估算和笔算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口算形式多样化,可进行视算、听算和利用口算转盘练口算等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口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计算中养成自觉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从这次期末质检试卷中可以看出,还有一些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缺漏比较多。因此,在教学中,科任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如概念教学,要充分运用实物、教具、学具或者实际事物,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模拟、画图、讨论等形式,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法则,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教给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五年级数学期末质检,解决问题部分的得分率比较低,反映出一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不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高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掌握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思考、分析问题无从下手,不会搜集和处理有关信息。因此,科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数学教学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等思维能力,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将知识学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解决问题素材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除文字题外,还可以利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解决问题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这次期末质检试卷分析看,还有一些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够好,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书写潦草,随意涂改,卷面不整洁;有的学生书写格式不规范,作图不规范,没有用尺子作图;有的学生在答题卡上做题随意性强,超出试题范围答题;有的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粗心大意;有的学生将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混淆;有的学生将不同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混淆。所有这些现象,说明还有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科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规范的书写习惯、作图习惯、审题习惯、答题习惯等。

 

(执笔:邱廷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