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点评】龙岩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点评
(2018-11-05 19:57:59)分类: 学习心得 |
凸现新理念
——龙岩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点评
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
2018年10月29-30日,龙岩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暨教师素养大赛活动在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来自各县(市、区)的小学数学教师代表及上杭县城区小学、农村小学数学教师代表近200人参加了这次观摩评优活动。
本次观摩评优活动围绕“数的运算”专题开展,与会教师观摩了10节比赛课(其中1节除法计算课,2节运算定律课,3节探索规律课,4节乘法计算课),听取了龙岩市教科院教科室黄丽红副主任作的《厘清问题,深度教学——“数的运算”教学若干建议》专题讲座,以及 邱廷建老师对10节课的综合点评。这10节课较好体现新理念,新课堂,新策略,新动向,教学效果较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得到了与会教师的好评。这10节课的主要特点体现在:
一、重视算理教学
会按照法则、程序进行正确运算,这只是运算技能。不仅会正确运算,还要理解运算的算理,会灵活选择合理简便的运算方法解决问题,这才是运算能力。数的运算教学要重视由算法到算理,既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计算,掌握法则,更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计算,理解算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环节。
这次观摩评优活动的10节参赛课,最大的亮点就是非常重视算理教学。
一是利用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10位参赛教师都能利用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做到数形结合,教学效果好。这就很好印证了数学家华罗庚说的“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二是利用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乘法分配律”这节课,利用已学过的乘法意义引导学生感知、感悟乘法分配律的算理。“探索除法运算的秘密”、“口算乘法”这两节课,利用已学过的数概念、计数单位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二、重视推理发现教学
运算也是一种推理,运算过程实质上也是推理过程。10位参赛教师都比较重视将计算教学与说理、推理结合起来,将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有机整合,有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是迁移类推,培养学生的说理、推理能力。如,“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笔算除法”等,重视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类推,让学生说理、推理。
二是猜测验证,发展学生的推理、发现能力。如,“探索回文算式的秘密”、“探索除法运算的秘密”等,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数学探究过程,教给策略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重视思想方法教学
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要深入到数学的“灵魂深处”。这次评优活动,多数参赛教师都比较重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感悟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一是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如,“积的变化规律”、“探索回文算式的秘密” 、“两位数乘一位数” 、“笔算除法”等。
二是渗透有序思想。如,“乘法分配律”、“探索回文算式的秘密”等。
三是渗透转化思想。如,“探索除法运算的秘密”、“三位数乘一位数”等。
四是渗透推理思想。如,“探索回文算式的秘密”、“乘法分配律”、“探索除法运算的秘密”等。
四、重视培养语言表达素养
“用数学眼睛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策略与途径。10位参赛教师都重视让学生说算理,说算法,说推理过程,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了参赛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五、重视培养简算意识
这次评优活动,多数参赛教师都关注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口算、估算和笔算,重视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引导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如,“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除法”、“探索回文算式的秘密”、“乘法分配律”、“探索除法运算的秘密”等。
六、重视设计综合性练习题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呈现新趋向,重过程、重理解、重思想方法的考查。这次评优活动,多数参赛教师都比较关注“教、学、考”的结合,如,“笔算除法”、 “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探索回文算式的秘密”、“乘法分配律”等,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了综合性练习题,重在发展学生的运用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好体现了当前小学数学命题改革新趋向。
探讨与思考的问题:
各级数学质量监测试卷,对“数的运算”命题改革有哪些新趋向?
如何处理好“数的运算”教学中“教”、“学”、“考”三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