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2014-06-16 22:53:22)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学设计 |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执教:
设计意图: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鉴于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写法及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班;一、 创设蜗牛妈妈买学习用品的情景,通过学生猜价格,分类引出小数,认识小数点。读写小数这一环节,也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试着读、写小数。进而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加深对小数读写法的认识。三、理解生活中的小数的实际含义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基于学生在第二册认识人民币一单元中已经见过了表示价格的一位小数,再加上学生平时逛超市的购物经验,所以孩子们对小数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所以让学生试着说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最后引导学生知道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元”,右边第一位表示 “角”,右边第二位表示 “分”。 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设计教案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认真研究教材后发现这部分知识并无探究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因此,我借助蜗牛学爬行的课件演示,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进而通过对比发现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通过一步一步引导,让学生明白小数点左边表示 “米”,右边第一位 “分米”,右边第二位表示厘米。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实际含义。四、习题设计方面我借助蜗牛爬杆比赛调动学生的兴趣,进一步理解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再通过蜗牛兄弟的对话总结本课。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
2、在情境中知道以米为单位、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重点:小数的读、写,以米为单位、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突破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具准备:板贴、课件、书包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猜价格
师:蜗牛兄弟快要开学了,蜗牛妈妈为蜗牛准备了许多文具。
先猜书包65元
然后依次出示
圆珠笔1.5元
(在黑板上依次贴出这些标价牌)
2、区分整数和小数。
师: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价格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指名一学生上黑板分)
书包65元
新华字典15元
师:左边的这组数65、13,是我们学过的整数。
二、在情境中探究小数
1、认识小数,小数点
师:右边的这组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圆点)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像1.5、5.85、16.2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认识小数)
2、 读小数
师:会读小数吗?学生试读1.5、0.5
然后再出现26.26
小结:小数左边整数部分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读法是一样的,小数点右边部分只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就行了。
(1)说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试着写一个下来,反馈,指导小数的写法。
(2)欣赏生活中的小数。
一箱牛奶
(3)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说说上面几个小数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呢?发现整数部分的数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第二位表示几分。
师:其实小数不但可以表示价钱,也可以表示容积、质量,还可以表示长度呢!
媒体出示:1瓶饮料1.25升。
4、结合情境,探究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借助蜗牛弟弟爬行1厘米、8厘米、18厘米探究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1厘米写成米做单位用分数表示怎么表示,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想想为什么用这个分数表示。(1米=100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厘米就是其中的一份)用小数怎么表示呢?
1厘米=米=0.01米
小结:比较两列小数有何异同(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零点几的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零点几几的两位小数)
(3)小组探究1米10厘米用米做单位,写成小数怎么表示。
三、在游戏中练习,巩固新知
a)
4分米=米=(
76厘米=(
30厘米=(
6分米=(
发现0.9米=0.90米
b)
(1)
(2)
(3)
(4)
(5)
(6)
四、总结本课
附:板书设计
1分米=米=0.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