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林]联系生活 数形结合——《扇形统计图》教学
(2014-04-27 15:44:49)分类: 教学设计 |
联系生活
——《扇形统计图》教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P106~107。
【教材简析】
教材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事例中,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体会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引导学生对扇形统计图中数学信息的分析、推理、描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难点】
对扇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推理、描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
师:第五单元质检卷已发还给大家,老师统计了一下,我们六(3)班60人,得优的有30人,得良的有18人,中的有9人,还有3位同学待及格。(师边叙述边把数据现场输入电脑)课件出示六(3 )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表,让学生了解基本信息。
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表
优 |
良 |
中 |
待及格 |
30 |
18 |
9 |
3 |
师:为了能更直观、形象地看出各个等级人数的多少,我们把它制成统计图。(利用word,自动把统计表生成条形统计图。)
师:请看,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1: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们班第五单元质检各个等级的人数。
生2:也就是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能直接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吗?
生:看不出来。
师:有一种统计图能解决这个问题,想知道吗?
生:扇形统计图
师:对,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师:那么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第五单元刚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即:
30÷60×100%=50%
18÷60×100%=30%
9÷60×100%=15%
3÷60×100%=5%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逐个显现)
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各等级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优 |
良 |
中 |
待及格 |
50% |
30% |
15% |
5% |
[设计意图: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元素,从学生学习生活中选取素材,为引出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并直观呈现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各等级人数,说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不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怎么办?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1、由数及形,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生成过程。
师:如果现在用这个圆的面积表示全班学生人数,看作单位“1”(即100%)再用蓝、绿、黄、粉4种不同的颜色把这个圆分成四个小扇形。(课件出示)
师:根据上表中的百分数信息,猜猜看,这四个不同颜色的扇形分别表示哪个部分?
生:优、良、中、待及格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获优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50% ,就用圆中最大的蓝扇形表示。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随即统计表中的“优50%”“飞入”最大的蓝扇形内)
生:那么最小的粉扇形就表示待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
生:绿扇形表示良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黄扇形表示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5%。(根据学生的回答,统计表中相关内容“飞入”对应扇形内)
师:到此为止,我们看到了这个扇形统计图的主体部分,现在加上标题和制图日期,一个完整的扇形统计图便呈现于我们面前。(课件出示完整的扇形统计图)
|
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图 |
优 50% |
良 30% |
中 15% |
待及格5 |
% |
优 |
良 |
中 |
待及格 |
[设计意图:在给出扇形统计图时,先出示一个圆,说明这个圆表示的含义,再把这个圆分成四个不同颜色的扇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各个扇形的具体含义,由数及形,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生成过程。]
2、由形及数,对扇形统计图做出简单分析。
师:仔细观察《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的数学信息有哪些?
生:获优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0% ;
师: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生:获优的人数最多,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待及格……。
师:那么你对我们班同学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建议?
3、数形结合,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①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表示什么?(板书:全班人数,单位“1”的量)各个扇形表示什么?(板书:各等级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
②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分析,你觉得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百分数关系。
4、对比分析,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
师: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有什么不同?
5、回顾小结,归纳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
特点 |
作用 |
条形统计图 |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
能清楚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
扇形统计图 |
用整个圆表示总量“1”,圆内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
更清楚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百分数关系。 |
6、初步应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分析这个扇形统计图,除了这些一眼就能看出的直接数学信息外,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已知全班人数,求各等级人数?
(2)求一个等级人数比另一个等级人数多(少)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3)求一个等级人数比另一个等级人数多(少)百分之几?
(4)已知各等级人数及相应的百分数,求全班人数。
[设计意图:教者循序渐进地设计了数形结合、对比分析、回顾小结、初步应用等多个层面的学生探究活动,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新知、学以致用,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实用价值。]
7、展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
师:我们认识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并能提出并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扇形统计图的身影:①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扇形统计图?② 陈老师课前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
师:还想看吗?(想)后面还真的有几幅扇形统计图在排队等着呢!不过它们都有一些问题要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举例、教师展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做一做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吗?这是一个有关牛奶所含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你有办法解决吗?生:用250克乘每一种营养成分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了。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那好,请大家独立完成这道题。
师:谁来说一说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各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哪些同学每天都能保证喝一袋牛奶?牛奶能为我们提供这么丰富的营养成分,真觉得每位同学每天都要喝一袋牛奶呢!
2、比一比
哪所学校的女生多?
3、算一算
下图是六(2)班第五单元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已知待及格的也有3人。请你算出各种成绩的人数填入统计表内。
成绩 |
人数 |
优 |
|
良 |
|
中 |
|
待及格 |
|
[设计意图:设计层次性、多样性、生活化的巩固练习题,充分让学生进行思辨,引导学生对扇形统计图中数学信息进行观察、分析、计算、推理、描述,既要关注学生解题的结果,更应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情知共融
1、如果让你当老师,教别班同学学习扇形统计图,你会怎么教?教哪些知识呢?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3、最后,把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与同学们共勉。
(注:此文在《云南教育》2012年第12期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