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网上看到网红樱花公交枢纽站–南浦大桥,一早和老公一部公交到那里,景色倒是不错,但是樱花只有十几颗吧,下站随便晃了一下,大桥底下其他的绿化倒是意外惊喜。
下午又赶去网红–同济大学樱花大道,短短一条道路,樱花开的正盛,樱花树下的人不得了,现在其实上海市花白玉兰,广玉兰开的很漂亮,很大气。
同济大学出来,乘坐公交三站到鞍山四村,那里是我出生地,九岁搬迁后,第一次去那里,和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正好有人路过,看着和我年龄差不多,上前询问后得知,这里的房子已经改建过,我有点想找一下我的邻居、也是过房爷家里的哥哥,姐姐,那时特别喜欢我,带我去她们亲戚家,有留声机让我说话后再听自己的录音,那时觉得好神奇。
周日还是去看老洋房,愚园路从江苏路逛到静安寺,越看越喜欢那里的建筑,很多的老上海都说漂亮,现在都作为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政府对于这项建筑现在很重视,只是里面居住的居民还是由于七十二家房客,煤卫合用,有的厨房间在一楼,天冷烧好端到三楼都要冷了。
在上海逛马路是件很有劲的,市内的建筑都不同类,都有很多典故,以后准备先百度一下要去的地方的故事,带着内容看建筑更有意境。
公交车上拍的路景,樱花开的漂亮。

威海路石门路附近,兴业太古汇周边的樱花树,没人可以尽情拍照。

经典建筑,随便一拍也很好看。

公交车路过南京路,永远人多。

公交车上随身拍樱花

乘坐公交车去鞍山四村

控江路还是很热闹的

现在的鞍山四村,以前我记得我家窗口看出去一片农田。

鞍山四村有很多小区,我觉得我们肯定是第一小区,因为是最早建造的(54年)。

小区门前的马路,倒是一条老马路,我小时候就记得门前这条马路。

现在小区对面建造的高楼

我记得那时,我跟着过房爷家里姐姐去亲戚家,就是从这里往北走的,当时我妈在三楼窗前叫我不要去,我没睬我妈就跟着去了。

鞍山四村几号我记不大得,好像是32号,三楼记得很清楚,但是现在我去看,怎么楼梯方向在左边,我记得是右边的后来正好碰到下楼的说,以前是木楼梯,一圈圈转弯的,我连忙说,对对,她们说后来改造成现在这样的。

54年建造的老房子,现在还可以,主要是改造过了。

看着楼梯不大对,正好碰到下楼的。

小区东边的马路,也是老马路,那边的菜市场还在,记得那时到菜场去玩,突然有人指着很远的一个人说,那人是骗子,我们吓得都不敢动,现在想想我们那时好开心,虽然吃的不丰富,可是玩的很自在。

同济大学樱花道(爱心路)

同济大学樱花道,树底下不管男女老少,一律拍拍拍。

相机避开人头,樱花还是很漂亮滴。

广玉兰和樱花更配哦。

人拍樱花我拍人。

有些整装有备而来

人太多抢了樱花的风头

同济大学我第一次去,以前去复旦来去匆匆,没想过去同济。

都只能手机朝上拍

这女的大概是一帮老阿姨老爷叔的麻豆,钻在树花中,我不喜欢这样的镜头。

人矮够不到树花丛中,没问题有男劳力,我想摄影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这样的镜头有美感吗?

同济校园的花草,也引来一片拍照的,不要踩到花草,养花是给予观赏的。

同济校园–免费的休闲去处。

走在同济校园中

同济校园外面的道路

同济操场

公交车上拍上海大剧院

人民大道一角

南浦大桥底下,陆家浜路外马路。




远拍南浦大桥公交枢纽



阳春三月,外出走走晒晒太阳,到处花红柳绿,一年中拍花的好季节。


经过南京西路王家沙,青团排队人不多,但是价格贵,我前一周去苏州,青团只要2元左右,而且很好吃。

愚园路上很多建筑,一条弄堂,两边的建筑几乎雷同。

又进去看看老建筑里面

这家房子很大,现在改为商用,团体定制聚会用。




有的老建筑,改为幼儿园,很漂亮。

淮海路高邮路,第一次进去,才知道高邮路原来在这里,就是一条弄堂路。
高邮路里面都是老洋房,现在都是七十二家房客,整个弄堂安静,很适合居住。

改为商用的上海弄堂,花园打理的好漂亮,我逗留的好一会,依依不舍离开。









愚园路

高邮路弄口,开始不敢骑车进去,后来知道直通后面的复兴西路。







淮海路逸邨2号,蒋经国曾经在此居住过,旺旺老板现在已经拿下。


花园洋房,现在很多都出租给外来人员居住。

洋房建筑特点,很值得学建筑的来此地借鉴观赏。

老洋房里面的楼梯

楼梯走廊公用部位,都放着自家的橱柜,其实里面没啥东西,就是占个位,心里觉得不吃亏。



洋房前的花园


逸邨三楼正在装修,以后出租,这里每层楼两家,卫生合用,厨房在一楼。





上海图书馆对面的逸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