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筏子上唱花儿行走黄河上
任世琛 摄影
2010年9月
13日上午10时许,甘肃省兰州市黄河岸边排列整齐的一只只羊皮筏子逐个驶入河里。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站在筏子上献歌的“西北花儿”歌手的嘹亮嗓音更是锦上添花,使前来观看活动的群众甚为激动。当日,兰州第二届羊皮筏子黄河漂流活动在兰州城区境内的兰州地标性雕塑“黄河母亲像”下的黄河岸边隆重举行。一声悠扬的花儿,一抹浓浓的乡情,一只只古旧的羊皮筏子,在新时代的波涛里奋勇前行。
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被中国.甘肃兰州、宁夏等地的人们称为黄河上的千年古“船”,它是用羊皮扎制而成的俗称“排子”,由48根细木柳棍扎制成正、长方形木架,下绑13到14个充满气的“浑脱”羊皮而成。
羊皮筏子是把羊皮像脱衣服一样
整个从羊身上扒下,经过加温脱毛后,用菜油、食盐渍泡,经缝制、充气后,气囊便形成,然后用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
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个小孔吹足气后扎封
,十几只这样的气囊栓在一起,上面再绑一个大木架子(防腐又有韧性的柳木做成),皮筏子即告做成,可以载人载物。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一种拥有千年历史的摆渡工具。
羊皮筏子“制作简单、轻便安全、有惊无险、结实耐用”。目前惟有中国.甘肃兰州、景泰和宁夏中卫等地有
,具现在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在320多年前,兰州金城关、骚泥泉一带的回民多从事皮筏渡运,人数多达50多户,400多人。羊皮筏子有大有小,古代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日行200多公里,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串联起来的羊皮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
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羊皮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羊皮筏子已经基本完成了渡人运物的历史使命,现在,它已经成为都市人“摆脱城市喧嚣、体会自然野趣”的一种特殊的休闲娱乐方式。
近年来,由于黄河污染严重,使羊皮筏子的使用寿命大大减少,以前一只羊皮筏子可用
五年左右,可现在只用二三年就溃烂废掉了。筏客们为了防止羊皮囊漏气,一般在皮囊内要放少量的胡麻油。
今天,皮筏子作为摆渡工具基本被淘汰。但在兰州的黄河风情线和宁夏中卫县沙坡头旅游区,
仍有少量的羊皮筏子,成为外地游客休闲娱乐度假的好“玩意”。有些筏客家族的后代们不愿继承父辈的衣钵,在黄河上做起了快艇、游轮等水路生意,只有年长的筏工们还继续守留着和自己相伴几十年的“皮筏”,来维持生计。
乘坐羊皮筏子,价格实惠,安全舒适,划船的黄河汉子还不停的唱着豪情万丈的“黄河号子”,供游客感受漂流黄河的乐趣。
http://s12/middle/6a05cc17x90b1a19d270b&690
http://s9/middle/6a05cc17x90b1a2267c98&690
http://s10/middle/6a05cc17x90b1a2bcf439&690
http://s16/middle/6a05cc17x90b1a3557eef&690
http://s10/middle/6a05cc17x90b1a407f629&690
http://s11/middle/6a05cc17x90b1a49145da&690
http://s12/middle/6a05cc17x90b1a675bcfb&690
http://s4/middle/6a05cc17x90b1a7135b03&690
http://s5/middle/6a05cc17x90b1a7dbf9d4&690
http://s10/middle/6a05cc17x90b1a86558c9&690
http://s13/middle/6a05cc17x90b1aac82efc&690
http://s3/middle/6a05cc17x90b1ab9a9a02&690
http://s13/middle/6a05cc17x90b1ac23e84c&690
http://s3/middle/6a05cc17x90b1acad3eb2&690
http://s12/middle/6a05cc17x90b1ae8ff59b&690
http://s12/middle/6a05cc17x90b1af288feb&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