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叶黄花梨”与“黄花梨”的鉴别方法(高清图片)

(2014-04-14 20:38:18)
标签:

大叶黄花梨与黄花梨

图片特征

鉴别方法

色泽纹理纹路外观

黄花梨高清大图鉴别鉴

分类: 紫黄人生

之前的博文曾谈过“紫檀柳”这个“木界新秀“,其外观与黄花梨极为相似。最近又有朋友问起“大叶黄花梨”与黄花梨如何鉴别的问题。今日得些空闲,就简单谈谈通过图片鉴别“大叶黄花梨”与黄花梨的方法吧。

 

大家都知道,带“黄花梨”的,并不都是“黄花梨”。目前公认的,只有“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才是真正意义的“黄花梨”,也就是红木国标中的“降香黄檀”这个品种。至于其他种种黄花梨,都不是真正的黄花梨,比如:“非洲黄花梨”、“缅甸黄花梨”以及今天要谈到的“大叶黄花梨”等等。

 

“大叶黄花梨”的“登台”时间比“紫檀柳”要早,在前几年,一些“大叶黄花梨”笔筒,还曾迷惑了不少玩家。

 

本来,仅仅通过图片做鉴别,是很有难度的事情,而且不能说有十足的把握,但尽管如此,通过色泽、纹理以及棕眼等一些外观特征,来做一些鉴别,也还有章可循。

 

大家看看下面这两个笔筒,都是直径约20公分大小,前面的是“大叶黄花梨”材质,后面的是“越南黄花梨”材质,二者一比较,还是能看出些端倪吧?

 

下面这个大叶黄花梨笔筒(直径20公分)还是与黄花梨有几分神似吧:

 

 

http://s1/mw690/001Wnqbygy6I6xGuKVqb0&690



http://s4/mw690/001Wnqbygy6I6xGMcqD23&690



http://s4/mw690/001Wnqbygy6I6xH2Rh1f3&690



http://s13/mw690/001Wnqbygy6I6xHl6sk5c&690



http://s9/mw690/001Wnqbygy6I6xHCIEo58&690



http://s1/mw690/001Wnqbygy6I6xGmb7O60&690



下面这个是收藏级的“越南黄花梨”笔筒,直径20公分,这种品级的,目前已经很罕见了:

 

http://s8/mw690/001Wnqbygy6I6xLY03d37&690



http://s13/mw690/001Wnqbygy6I6xMcXOk1c&690



http://s14/mw690/001Wnqbygy6I6xMqWy9bd&690



http://s7/mw690/001Wnqbygy6I6xMGxr826&690



http://s16/mw690/001Wnqbygy6I6xMNYYv6f&690



http://s10/mw690/001Wnqbygy6I6xLSiTf49&690


 

 

简单总结一下通过图片的鉴别方法

 

一、从色泽看,大叶黄花梨整体“黄色”的程度较弱,感觉黄得不够“纯”,有时还会带些“杂色”。

 

二、从纹路看,大叶黄花梨的纹路呈“锯齿状”甚至“鸡翅纹”,显得更“杂乱”,不够流畅,而黄花梨的纹路则是“有条有理”“行云流水”。

 

三、从棕眼看,大叶黄花梨的棕眼都是直纹,而黄花梨的棕眼则呈现“麦穗纹”,当然,这需要高清晰度的图片才看得清楚。

 

以上鉴别方法需要建立在“多看”的基础上,“多看”才会有“感觉”。同时,仅通过图片做鉴别,是不够全面和准确的,只能做个大致的判断吧,要完全鉴别,还是上手看实物和做鉴定,最为稳妥。

 

(部分图片素材取自70坛林夕兄在此谢过)

 

 

 

最新内容  关注微信

 

搜索微信公众号: 司马易

 

微信扫描二维码: http://s6/mw690/001Wnqbygy6ZE38gLhH2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