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阿拉比卡咖啡豆的成熟期是6-8月,罗伯斯特咖啡豆是9-10月。因此,虽然在一些干湿季不明显的国家,如哥伦比亚、肯尼亚,一年有两次花期,也就是有大小两次收成,但严格意义上讲一年只有一次。
当然,由于地区不同收获时期也各不相同。赤道以南,如巴西和津巴布韦地区,收获期主要的一次是在4月或5月,尽管这样,还是能持续到8月份。赤道以北(如埃塞俄比亚和中美洲)的地区一般在9-11月份收获一次。然而,赤道地区的国家,如乌干达和哥伦比亚,全年都能收获,尤其是那些能善于利用各种不同海拔高度的种植园。因此,一年的多数时间都可能有新收的咖啡豆。
咖啡是一种需要集中劳力的农作物,种植在或大或小的咖啡园中,尽管现在有一些大型咖啡园装备了机械化的咖啡收割机,但大多数咖啡园还是使用人工采摘。
只有在一些现代大型的咖啡园中才用天然方法生产有机咖啡豆,大多数咖啡园还是要使用肥料和杀虫剂。采咖啡豆时,可一次性全部摘完,但是这样的咖啡豆质量较次,如果在8-10天的时间里分批采摘,就可以得到优质的阿拉比卡咖啡豆。一般的农场平均每个采摘工一天能摘100公斤左右。可是这些重量中只有20%是真正的咖啡豆,因此平均每个采摘工只能摘20公斤左右咖啡豆。如果装在标准重量为60公斤的袋子里需要3-6天的时间才能装满一袋。一般来说,咖啡园一年中一般的消耗是花在收割上。
采摘分为机器采摘和人工采摘。
一.机械采摘
机械采摘适用于土地平整且大面积种植的咖啡园
,事后还需要检查机器采摘的咖啡豆,把掉在漏斗里的叶子和树枝拣出去,巴西多采用此法。
优点:成本低效率高
缺点:自动化的机器采收会采收到树枝与树叶等杂物,而且成熟与未成熟的果实会统统摘下。这样自然不会有好的品质。
二.手工采摘
有选择的采摘,也就是以8-10天为间隔,在树间走几次而且只摘那些已熟透的红色浆果,品质较高的咖啡豆采用。具体分为三种:
1、搓枝法:采收人员在腰间佩戴一个篮子,将树枝拉直,用手机沿着树枝由下往上搓,使得整根树枝上的果实全部掉落在篮子里。
2、摇枝法:采收人员用力摇动树干,使果实掉落到地面,然后捡到篮子里。
3、人工采收法:只采摘成熟的果实,一粒一粒放到篮子里。
(精选咖啡即采用人工采收法,分3-6次摘取)
优点:采摘后的咖啡果实大小均匀、成熟度接近、不含其它杂质,有利于后期加工.
缺点:成本偏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