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砂藏器|藏茶储香·一罐芳醇--黄文艺

(2018-10-28 13:57:22)
标签:

得一斋

得一斋紫砂

文化

宜兴得一斋

宜兴紫砂

分类: 得一斋紫砂文化【收藏】

http://s2/mw690/001Wnau9zy7oKCJScBb11&690

紫砂茶叶罐百科

宜兴烧造陶器历史悠久,据1977年在溧水所发现的古陶片显示,距今已有一万一千多年的历史。日用陶器中,又以坛缸罐类最为大宗。《阳羡敬壶系》载:“金沙寺僧……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可知宜兴紫砂壶的滥觞,应是受当地历史悠久制缸技艺与启发。明万历十七年(1589)王升修《宜兴县志》中的《土产篇·货之属》也列有:“砖、瓦、石灰、缸、瓮、瓶”。宜兴陶器与茶的初始接触,除了用作煮水器外,尚有一重要用途便是“藏茶”,据万历十八年(1590)屠隆《茶说·藏茶》:“……宜兴新竖大罂,可容茶十斤以上……用时以新燥宜兴小瓶取出,约可受四五两。”由以上时代中期文献可左证:宜兴蓬勃的制缸瓮业与茶事之间的碰撞激荡,与紫砂壶的滥觞有着密不可分的脐带关系。

就工艺发展的历程来看砂罐的历史当是远早于紫砂壶的,所以出土所见,应不乏明代早、中期罐,但因缺这可靠出土记录,未能确切肯定。此期陶罐大抵土胎朴拙,属于原土原矿,胎土呈现淡紫色调性,器身常见杂质、黑点、火疵,也常见窑烧射火痕迹,做工精放,胎表少见篦只、明针等工具刮修。入清以后制器、土胎趋于精练,偶有优质紫泥、朱泥制器,多掺以熟料颗粒以利成器。器表气氛大抵与清代各类紫砂壶土胎表现一致,烧成渐趋讲究,质美工精者,烧成必佳,若为粗放陶罐,仍有火疵,射釉现象。昔时以龙窑烧成,缸罐陶瓶与龙缸套叠搭装,一则可以节省龙窑空间,再则以龙缸代替匣钵,可免射火、飞釉之险。

http://s7/mw690/001Wnau9zy7oKCNrKJwb6&690

秋晓|紫砂茶叶罐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http://s9/mw690/001Wnau9zy7oKD1a6Xmd8&690

http://s8/mw690/001Wnau9zy7oKD1CcMD77&690

http://s14/mw690/001Wnau9zy7oKD2hOKF4d&690

 

听竹|紫砂茶叶罐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素影|紫砂茶叶罐

 

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
  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http://s7/mw690/001Wnau9zy7oKDkxK0Cb6&690




 

耕香|紫砂茶叶罐

 

寻香日日醉江边,更买扁舟花下眠。

酒醒潮生风力紧,掀蓬无奈雪漫天。

http://s13/mw690/001Wnau9zy7oKDpynqkdc&690




简庐/记

 黄文艺,朴斋主人,2016年毕业于无锡工艺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校期间曾受陈亦军等诸位老师指导,后入抱松馆随黄松老师学习书、画、印、陶刻。

2016年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届陶刻作品展览“虫二杯”金奖

2017年 宜兴市“第三届曼生杯陶刻大赛”优秀奖提名

第九届中国宜兴“国际陶艺节现场陶刻大赛” 银奖、铜奖

江苏省第五届陶瓷创新作品展“艺博杯”  银奖

江苏省“青年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无锡市“花鸟画学会展览”入展                

2018年 宜兴市“第十三届全手工制陶大赛”三等奖

2018 宜兴市“迎新春宜兴市书法雅集作品展”入展

http://s9/mw690/001Wnau9zy7oKDyrxUI2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