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痛心忏悔的背后

(2013-02-03 19:21:36)

痛心忏悔的背后

 

每每有关部门制作反腐的警示片时,片中的贪官经常会痛心疾首的忏悔:我要这么多钱干什么!难道它们能带进棺材吗!既然在警示片中出现,如此人性化地表述必然能在反映真实心声的同时而引起有关人员的注意。但我们注意到此痛心忏悔背后的思维逻辑了吗?

在贪官们痛心疾首的忏悔中,我们读到的潜台词并不是贪污行为如何触犯了党纪国法,而是不该贪得太多。再进一步分析,可以把贪官的忏悔翻译为:我要是及早收手,捞点儿就够,不就没事了吗!可是警示片为什么要引用此种忏悔呢?因为我们相信最真情的流露最能触动人心,最能起到警示的效果。那为什么有如此潜台词作为背景的忏悔居然能使我们感到人性的流露呢?其实这反应了所有人的道德要求都在降低,对于犯罪也没有了是与非的界限,有的只是量多量少的区别。诚然对于不少行为是违法还是犯罪确实有着量的区别,但相信任何贪官改善生活的最低希望都会远远突破犯罪的底线。所以说此种警示片本身已经构成一种警示!此种警示片本意是应通过展示贪官堕落的轨迹和可耻的下场而警示其他同样处于高危位置的群体,但其实际上无意中把警示的威严表现成为真诚地惋惜,而且这种惋惜还并不是相对贪官的前程而言,而是无意中对其不能及时收手而扼腕叹息。

此类警示片第二个警示是:我们是在反击腐败,还是在体会腐败和理解腐败。即反腐的基本原则是把自己投射在腐败的受害者——广大民众的角度。但从拍摄的到解说,我们都可以感觉到最初是批评式的指责,逐步演化为通过介绍体制现状而转化为对腐败地理解,再进一步就是一种人性地升华,对腐败分子教育一是良苦用心;二是苦口婆心;三是将心比心。我们可以从中领略由惩罚性反腐向哀求性反腐的转变,这其中大概可以反映出警示片由拍摄、制片到审片、改片的创作轨迹。总之此种反腐真的是一种父子般的对话,父亲说:家已经都是你的了,差不多就行了吗!儿子痛心流涕回答:我现在也知道错了,当时就是收不住手呀!

如果以上的比喻有些道理,那我们就要警醒:反腐不是辕门斩子,不是挥泪斩马谡,不是一个决心问题,不是万般无奈之下地执行家法,而是一种跳出家族利益之外的制度设计,而且对于腐败,我们也不能再以量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了。同时我们不能再老生常谈权力需要监督之类的话题了,而是反问:我的权力应如何被监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