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归真堂事件真正的悲剧

(2012-03-07 16:47:28)
标签:

杂谈

归真堂事件真正的悲剧

 

此文还是围绕归真堂上市背后的活熊取胆事件,但主要是笔者想从另一个角度更深层次地解读此事。不久前曾听到一个类似冷笑话的故事:当归真堂因为活熊取胆饱受社会道德指责时,有记者到归真堂门店采访店员对事件的看法,店员回答:现在生意反而更好,因为消费者相信我们卖的是真熊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笔者信了!而且还有恍然大悟之感。在中国当今普遍的道德水准之下,在归真堂事件中看到动物保护问题纯属于“国际友人”,对中国问题太缺乏了解。

在归真堂生意红火的背后,我们至少可以读到两条信息:一是假货横行的时代造成宣传的方式如此畸形;二是礼品经济的特殊社会含义。

归真堂开放熊场最初应确实想宣传熊在被抽取熊胆时何其愉悦,但没想到却收获了一个更大的意外惊喜,在实地参观和全社会的抗议浪潮中,归真堂无形中成为了货真价实的典范。相比萝卜人参、水银虫草、硝酸盐熏制的燕窝,归真堂的熊胆不知要好上多少倍!由于归真堂最初不同意抗议团体进入熊场,由此可见此次发明的“抗议式营销”纯属偶然,但我们不难感到其中的悲剧。不管是反对也好,抗议也罢,其实质都是一种表达方式,可是只有当太平盛世的一片歌舞升平时,反对的声音和残酷的现状才变得更加真实。记得二三十年前,就听一位智者说过:报纸上讲谁死了可以信,除此以外都不要信。其实为什么文学作品中,主人公在美轮美奂的奇迹面前为了验证不在做梦,都要咬自己、或扎自己一下?因为痛苦才能使人感觉真实。所以当我们潜意识中用熊的痛苦和全社会的反对去验证归真堂产品的真实时,只能说明我们生活中被太多假话、假货、假祥和所包围,最可怕的是所有人都已经感觉到了身处幻境的不安,所以只有反对和痛苦才使人有真实感。试想如果归真堂的熊真的对抽取胆汁显得很受用,而且全社会也对活熊取胆的国粹充满理解和支持,那马上我们会不自主地问:熊胆真的有功效吗?或者是又会有中医大师说只有野生熊的整个熊胆才有药用价值。到那时只有面对野生熊的尸体,我们才能感到一种痛苦的真实,当记者采访偷猎者时,他们同样骄傲地说:你们的报道会使我的生意更好!

归真堂事件第二个悲剧是熊胆对礼品经济这一畸形经济现象的又一次佐证。记得当年社会传言有人用敌敌畏制作假茅台酒时,民间舆论普遍拍手称快,因为群众认为反正买茅台酒的人都不喝,喝茅台酒的人都不买,即使有中毒的也肯定不是好人。其实这种民间言论已经应该引起有关部门注意,但遗憾的是礼品经济和公款吃喝、腐败等等社会现象一样,都由上层向社会下层蔓延,由少数现象向社会民俗发展。当年脑白金的广告更是把礼品经济推向极致。笔者并不反对中国文化中礼尚往来的习俗,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送礼一旦泛滥称为经济现象后的副作用。商品经济的本质就是通过商品间的自由竞争,消费者根据商品性价比的自由选择而实现各种商品的优胜劣汰,从而使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优化。但礼品经济会使商品的竞争异化,由于购买者不使用,所以对商品的实用性、质量等等重要因素不考虑,反而关注商品外观包装和其自称的所谓功能,而且对价格也不敏感。同时使用者由于没有付出钱财代价,所以对商品质量也不在意,即使发现问题出于对送礼者尊重也不便反馈。正是送礼者和收礼者在商品经济中都属非理性行为,所以礼品经济对社会经济良性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归真堂熊胆的红火生意和当年茅台酒的逻辑相同,因为对此笔者没有数据统计,但我们可以设想买如此高价熊胆制品的人自己使用吗?而且结合第一点畸形地宣传,在货真价实影响下,送礼者更是趋之若鹜,收礼者也一定是心知肚明。

以上笔者对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又做了进一步分析,越分析越感觉熊有熊的悲剧,人有人的悲剧,社会有社会的悲剧,相比好像熊还好一些,至少还有人同情,还有人呼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法言法语
后一篇:偶像崇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