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灰常点评]一部戏,两个人。——《碧血剑》有感。

(2011-10-14 21:32:55)
标签:

杂谈

    年底加班加到神经衰弱,于是有了这篇。拿出来献丑了。第一次发文,请各位大人指教。

    一部戏,两个人。

 

    金庸的书,只有两部没看过,《书剑恩仇录》,《碧血剑》。
 

    《书》就不提了,不喜欢清朝背景的故事。《碧》则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不想看。不记得是谁说,金大侠的小说也是一个套路,武功平平默默无为初出茅庐的孩子,掉进山洞或是遇见高人或是捡到秘笈,学成绝世武功成为一代大侠。基本上就是这样,只是不停的变换时代背景,民俗风情。故事情节上没有古龙来得跌宕起伏,文笔倒是好的让人叹为观止。《天龙八部》里光是写段誉动动手指头就用了近万字,且精彩绝伦。
 

    跑题了。。。
 

    最近在看dl的《碧血剑》。
 

    找了小说来看。我的坏毛病,看到改编的电视剧,就一定会把原著翻出来看,因此被雷到的不计其数,倒也乐此不疲。然后看到了金蛇郎君。
 

    我承认,一开始就是抱着hc的心态去看《碧血剑》的。原著里,形容他的长相的也就一句话:很俊的年轻人。如果书中就这么写了,我倒不会有什么感觉,可这简简单单六个字,却是从他的仇家温南扬的嘴里说出来的。
 

    原谅我吧!我也不过是个小女子啊!不禁开始想象,这会是怎样的一个男子,竟能让与他有血海深仇的仇敌在20年后,依然只能用“俊”字来形容和他的第一次照面。金庸对文字的运用确实了得,一个“俊”字,写尽了夏雪宜的风华。
 

    之后,总算觉得张大胡子做了件好事。电视剧里金蛇的出场,怎一个惊艳了得!
 

    花园里,17岁的温仪瞒着父兄,偷偷的跑出来。花园外,温家兄弟正因为一个自称金蛇郎君的年轻人而头疼不已。“誓杀温家五十人,**妇女10人的信笺”还摆在温家老大的案头。十五具尸首停在温家院中,温家两个兄弟的妻子刚刚送回消息,她们被掳去买进扬州的*院,被迫接客已有月余。。。。。。这些,都不是温仪现在想的。她现在的眼中,只有园中似锦的繁花,和秋千荡起时看到的那片湛蓝的天空。17岁的年纪,本就爱玩儿,因为突来的横祸而被禁足数月,早已憋坏她了。她荡着,笑着,叫着“再荡高一点”。却不知,在不远处的树上,一双眼睛,一直注视着她。
 

    白衣青年,翩翩落下,足尖轻轻抵住秋千架,略略运力。秋千荡得更高。少女的笑声更响了。青年穿着件黑色披风,只露出半张脸,映着少女的欢笑,看不出什么表情。温家兄弟出现,大吼着擒下金蛇那恶贼。少女苍惶的回过头,青年侧身,两人四目相对。少女眼中是惊讶,是恐惧,是慌乱。而他,目光如水,神色平静,凝在少女身上,任那温家人叫嚣挑衅,纹风不动。
 

    只这一眼,注定了温仪不会成为温家第三个被欺侮的妇人。只这一眼,注定了夏雪宜的复仇之路走到了尽头。
 

    夏雪宜将温仪掳到绝壁上的山洞里,天天陪着她,为她煮汤喝,给她捉野兔玩儿,唱小曲儿给她听。觉得爱情真的是个不可思议的东西。可以让人忘记血海深仇,忘记十几年的噩梦,只为了,她嘴角的那一抹浅笑。
 

    喜欢这样一对小儿女。金庸笔下多骄纵的聪明女子,我却独独爱那些温婉的女孩儿。温仪便是。她像极了她的名字,温婉如水,仪态大方,一朵温室里养出的娇艳花朵。夏雪宜幼时遭家中突变,眼睁睁看着亲姐被凌辱致死,父母兄长被人杀害,从此立志报仇。他定是吃了很多苦的,不然不会也不可能年纪轻轻便练就一身诡异的武功,也不会逢场作戏的从何红药手里骗得金蛇剑,不会立誓要让温家十倍偿还血债,不会在死后还能算计那些垂涎他的武功兵器的宵小。要经历怎样的磨难,才能有如此心机。而当年夏家被灭门时,他只不过是个吵着要姐姐买弹弓给他的小孩子罢了。
  其实是很心疼这样一个孩子的。他定是有很好的家世的,他是家中幺子,父严母慈,有两个兄长,俊朗多才,有个姐姐,美丽温柔。然而就在一瞬间,一切都没了。从那时起,在他心里,除了刻进骨血中的复仇二字,大概什么都没有了。很难想象他复了仇之后,还能不能继续活下去。在他就要完成毕生夙愿的前一刻,温仪出现了。她的纯,她的真,仿佛是照进他生命中的一道光。多年的心灵煎熬,在看到温仪的一霎那,都消失了。少女的灿烂无邪,触动了他心底最软弱的地方,让他感觉到,他还是一个人,不是如他的名号般,那冷冰冰的动物。
 

    有时候想,如果温仪聪明一点,会些武功,那么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但是故事就是故事。温仪是个纤纤弱女子。她善良,善良得愿意用自己的命去抵偿父兄犯下的罪过。她天真,天真得认为自己那天性凶残的亲人会改邪归正。她软弱,软弱得无力反抗家人的恶行,眼睁睁看着爱人被折磨的遍体鳞伤。她用自己的后半生憎恨自己的愚蠢,懊恼自己的无能为力。于是有了夏青青。一个被母亲养大,性格与母亲大相径庭的女孩子,一个温仪二十年的梦。
 

    二十年的血仇纠缠,夏雪宜在死前才悟出了“纵聚天下珍宝,亦焉得以易半日聚首”。二十年的等待,温仪得到的是夏雪宜的死讯,只求他不曾怪她。一对如玉人儿,终是成了金庸笔下又一对凄美绝恋。
 

    那一年,那一天,花园里,秋千上。青年看到的,不是17岁的妙龄少女。是自己幼时那一片晴亮的天色,是姐姐那如花的笑颜。

 

http://s7/middle/6a007651taf426cf9c44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