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求疵:辨析不易察觉的病句
(2016-02-15 11:03:10)
标签:
教育 |
吹毛求疵:辨析不易察觉的病句
病句修改是语文基础知识中的难点。常见的病因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岐义)、不合逻辑六种。有关资料,将“病句修改突破”总结了十六种思路。似乎“按图索骥”就可以突破病句修改的难关。事实可没那么简单。命题者绞尽脑汁,网罗天下,来创新命题,增加难度。把一些起看似不是病句,规范地讲,又确是病句的题例纳入病句试题,以增加试题迷惑性和干扰性。特别在语序、残缺与赘余、介词残缺与搭配、不合逻辑等病因方面,极难分辨。我们必须以吹毛求疵的态度在有限的时间内,一组体内反复对比,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选择了30个典型病句以引起我们在备考病句专题时对不易“确诊”的病句的重视。
1、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2015课标全国卷Ⅱ)
病因:搭配不当。修改:“种种苦难和幸福的经历”。
并无明显搭配不当,只是修改后更清晰、简洁。
2、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2014课标全国卷Ⅰ)
病因:搭配不当。修改:“他在本体论问题中的论述中充满了辩证色彩”。
“ 辩证色彩”较“辩证法”更为具体,搭配不当不易发现。
3、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2014课标全国卷Ⅱ)
病因:语序不当。修改:将“所”调至“带来的效益”之前。
此属介词语序不当,语感不明显,不易发现。
4、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4湖北卷)
病因: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修改:“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 “老龄化”前加“人口”; “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老龄人口”后加“比例”。
实际运用中,“老龄化”就是“人口老龄化”。不仔细比较分析,极难发现是病句。
5、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2013课标全国卷Ⅰ)
病因:成分残缺。修改:“都能从中找到”“都能”后加“使他”。
病因不易察觉,加上“使他”,语言更明晰。
6、在90后的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的现象,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2013课标全国卷Ⅱ)
病因:赘余。修改:删去“青少年”。
7、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2013辽宁卷、14)
病因:语序。修改:将“从多角度”调至“对教研室赵主任”之前。
这是状语位置问题。实际中,这样的句子很常见,一般不视为病句。
8、闪闪发光的银块,如果加工成极其细小、只有十分之几的银粉时,会变成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2013重庆)
病因:赘余。修改:去掉“时”。
实际运用中,很难认定“时”是多余的,因为它基本不影响句意。
9、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2013安徽)
病因:赘余。修改:删去“攸关到亿万人民的”中的的“到”字。
这样,句子更简练,不删“到”似乎也不影响句意。
10、网友们纷纷撰写微博,围绕着“追星”的话题,或幽默,或自嘲,或“假正经”一番,捧腹之后,总有一种耐人寻味留在心中。
病因: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修改:在“捧腹之后”前加“人们”。
不易发现病症,加“人们”后名主语更明确。
11、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已经达到20万元,这笔善款将全部用于这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复的治疗费用。
病因:赘余。修改:删去“费用”。
实际运用中,一般不认作赘余,“治疗费用”,似乎更明确,如此,语句更简洁。
12、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2012浙江)
病因:结构混乱。修改:可将“选配了”改为“选配的”。
如此修改,明确了“文章”是中心语而非“选配”的宾语,一字之差,句子结构更明确,简洁。但病症难定。
13、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2011课标全国卷Ⅰ)
病因:句式杂楺。修改:应删去“在”和“中”。
病症不明显,不易认定为“杂楺”,不修改,似乎也不影响表达。
14、《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播出时,越来越多的食物被老百姓提及与回味;它不只用来充饥,更能体现一种文化,一种态度。(2015安徽六校联考)
病因:结构混乱。修改:“随着……的播出”。
修改后,前后语意更通畅,中心语“播出”更明确,病症不易察觉。
15、据实地调研显示,众多广告竟然以“打包”的方式公 然“杀”进英语课本,并且一路顺风被送到了学生手中。(2015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
病因:赘余。修改:删去“据”或删去“显示”。
语感和实际运用中,病不明显,不易分析。
16、现代制度建设进程、人性化设计意识、人口密度是造成“中国式过马路”现象频繁出现的原因。(2015辽宁丹东联考卷)
病因:不合逻辑。修改:“现代制度建设进程慢、人性化设计意识差、人口密度大”是……原因。
改动较大,表意不明确,不易察觉、修改。
17、为贯彻“一切围绕成本,成本围绕一切”的成本理念,做到核算到岗位,考核到岗位,让企业彻底走出原有的预算管理的老路。(2014东北三校一模)
病因:成分残缺。修改:“做到”前加“应”。
状语成分残缺,影响程度有限,不易发现病症。
18、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五对父子的一 举一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
病因:语序不当。修改:“自”放在句首。
“自”的位置似乎对句意影响不大,不易发现病症。
19、根据挪威一家博物馆与与一名中国商人达成的协议,一个多世纪前在中国定居的前挪威骑兵军官买走七根圆明园大理石柱定于今年秋季重归故里,并将被捐赠给北大。(2014安徽合肥二模)
病因:结构混乱。修改:在“买走”后加“的”。
修改后,中心词语明确,句意通畅明白,病症不易发现。
20、今年 “双十一” 淘宝24小时便创造出571亿多的成交额。在电子商务的攻势下,每年“双十一”已经由光棍节脱胎换骨,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2015云南弥勒模拟)
病因:成分残缺。修改:“变成了全民狂欢的购物节”。
只是改动一个字,即改变了词性和成分,不易发现病症。
21、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全球网络界的许多领军人物悉数登场,这些互联网大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与会者。(2015郑州质检)
病因:结构混乱。修改:“在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上”。
加入在介词结构后,状语更为明显,语感上不易察觉病症。
22、美国研究人员使用硅胶材料成功地仿制出新型的黏附装置,巴掌大小面积的这种材料不仅能支撑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在玻璃幕墙上攀爬,而且双手可以自如切换。(2015洛阳统考)
病因:结构混乱。修改:在“而且”后加“可供”并删去后面的“可以”。保持前后主语一致。
修改后,主语明确,语感及运用中,不易察觉病症。
23、到目前为止,中国珠算等3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2014广东一模)
病因:搭配不当。修改:“中国” 后加“有”。
修改后,明确了主语“中国”, 语感上不易察觉病症。
24、2003年8月3日晚,在北京天坛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当晚祈年殿的灯火辉煌,更显得雄伟壮丽。
病因:误用“的”字,造成搭配不当。修改:删去“的”字。
去一字,即改变了句子的成分,明确了主语, 语感上不易察觉病症。
25、我们也学小孩子一样,掐了一把花,直到花和叶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到山涧里,随水漂走了。
病因:结构混乱,修改:(把它们)丢到山涧里。
修改后,明确了主语。但语感及运用中很难察觉病症。
26、此次选举村委会主任,他们谁也没有干涉王尔德的权利。
病因:“没有”兼有副词和动词的性质,表意不明。修改:“权利”前加“参选”。
歧义不易察觉。关键是对“权利”的理解,“没有人干涉王尔德的参选权利”“没有人有权利干涉王尔德”。
27、《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什么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2011广东卷)
病因:成分残缺。修改:介词残缺,可在“剧情”前加“对”,主语残缺,可在“让”加“它”。
介词残缺几乎不影响句意表达,不易发现病症。
28、会计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毕业后如要从事会计类职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2011辽宁)
病因:成分残缺。修改:“无论是”是固定搭配,应在“本科生”前加“还”,或者,去掉“是”,“必须”前加“都”。
关联词残缺,易被忽略,语感上不易发现病因。
29、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11山东卷)
病因:成分残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缺主语。修改:“给予”前加“中国观众”。
前后主语不一致,或成分残缺,因上句“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从句意上来讲,不易发现后句缺少主语“中国观众”。
30、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2011山东)
病因:句式杂楺。“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和“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两句杂楺。 修改:可用其中任意一句。从语感上讲,本句无明显语病,不仔细分析,极难看出是句式杂楺。
3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
病因:介词搭配不当。修改:“在……中”改为“从……中”。在实际运用中,这两个介词并无明显差别,仔细推敲,才能发现“从……中”更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