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乒乓球削球打法的几个问题----反手位使用正胶削球的好处和不足

(2014-09-17 13:38:47)
标签:

杂谈

分类: 体育类
      正胶削球应该是最传统的正统削球方式,早在六十年代前的削球几乎都是用正胶皮直接贴在球板上(被称之为胶皮拍)。在弧圈球没有出现之前,使用胶皮拍削球十分稳健,德国的绍勒尔使用胶皮拍削球被称之为“削球机器”。弧圈球出现之后,胶皮拍的削球打法几乎全部退出乒坛,原因就是削不住弧圈球。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丁松的802正胶贴薄硬海绵削球并且击败了世界众多优秀弧圈手,取得了国内国际大赛的好成绩,在当时被称之为“难能可贵”。使用丁松这种配方削球的优点是,能削住一般旋转的弧圈球,反手削球、搓球转与不转的旋转变化,自己可以掌控,对付欧洲式的弧圈球打法效果比较好。我看过丁松比赛录像,他削球的旋转变化常常让对方摸不着头脑,赢对手显得非常轻松,也常常是大比分战胜对手。丁松的削球和搓球也是非常稳健的,波尔拉他的球有几十个来回,几乎拉不死丁松;马琳与丁松比赛后,都觉得丁松与自己有一打,而且很难打。像王涛这样的世界一流选手与丁松的较量,双方打得十分精彩,也很难分出胜负。丁松的反手位使用正胶削球特点是:对一般力量的来球易加转削球,使用同一种动作能削出不转或加转的球质量较好,对对手比较有威胁,并且上台搓球,退台削球的稳定性和旋转变化都比较好,削球的击球点比较低(在下降中期或后期),所以跑动幅度较大,在中远台甚至远台跑动较多,再加上他出色的正手削球以及出色的发球抢攻和削中反拉技战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削中反攻型打法。如果让丁松自己说正胶反手削球技术难点,可能他会说,还是有些削不住对方第一板拉过来非常转的弧圈球,如对李静的比赛失利就证明了这一点。有人评价说,丁松的反手正胶削弧圈球没有朱世赫的长胶削得转削得稳。但在主动搞削球旋转变化上,朱世赫是没法与丁松相比的。不过从当今器材发展水平看,朱世赫的长胶削球旋转强度和拉弧圈球技术水平的确比丁松时代有了发展和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