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著名的削球名将张燮林第一个使用直拍长胶削球以来,使用长胶的人无非有三个目的,一是抗衡弧圈球等攻击攻势让攻者失误增多;二是减弱对手发球旋转威力削弱其发抢攻势;三是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机会。
过去老一辈使用长胶削球和直拍长胶近台攻击打法的运动员几乎都是直接将长胶贴在底板上,即使贴海绵也是超薄(0.3-0.5厚)海绵,这是在“小球”时代的情况,但邓亚萍的打法除外(邓亚萍那个时候用的长胶是贴超过1.0厚的海绵,进攻所需的弹性得到加强)。
进入“大球”时代后,用不贴海绵的长胶削球,其旋转性能明显减弱,使削球失去了原有的威力。现代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尤其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面对加转弧圈、前冲弧圈、侧拐弧圈,那种不贴海绵直接贴长胶单胶片的配置削球打法已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朱世赫、陈卫星等名将为模式的样板,能够与最高弧圈球水平抗衡的削球所需的长胶套胶脱颖而出---长胶单胶片匹配1.4至1.7厚的海绵(配5.9厚适合拉球的底板)。别小看这块海绵,对其硬度、厚度也是颇为讲究的:过软过厚不行,虽能提升下旋强度但接强下旋球易下网,怪异度也随之下降;过薄过硬也不行,球的前冲性下降,转与不转差异度和怪异度同样都会大幅度下降。所以这块海绵的匹配是根据个人的打法手感和逐渐技术磨合去调整的。红双喜推出的云雾三套胶海绵厚度为1.0,这是一个经验的相对的平均数值;TSP推出的长胶套胶海绵厚度有三款即:中(1.4-1.7)、薄(1.0-1.3)、特薄(0.3-0.6),这也是经验数值,其中“中”和“薄”尤其是“中”这款较适合打削球(与底板厚薄有关),“中”这款适合“朱世赫使用底板的反手削球”和“邓亚萍使用底板的反手长胶攻击型打法”,“薄”和“特薄”这两款适合直板攻击型打法。从对手难打的角度看,TSP-PR1长胶加1.4至1.7的TSP原配55度左右的海绵套胶的削球最难打,这款配方,削弧圈球球较转,搓近台球较怪较飘,转与不转差异较大,能控制较低弧线,能有效增加对手发力回击和台内控制的难度。TSP长胶海绵硬度是55度左右,这个硬度具有较好的摩擦力和弹击力,这个硬度应该属硬海绵的范畴,也应该是经验数值。不同品牌的海绵,其弹性韧劲摩擦力不尽相同。我认为红双喜、TSP、蝴蝶、挺拔的海绵这方面研究水平较高,所推出的产品,有较高质量,有技术含量,技术指标都不错,尤其是TSP和蝴蝶的海绵产品,韧劲十足,弹性和持球性好,摩擦力强,加之做工精细,切割整齐,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最直接的体验就是所匹配的长胶套胶削球较转,搓球怪、低弧线,能轻而易举的化解强冲力强旋转的弧圈球,反旋转变化大,转与不转差异大,控制弧线比较好,又比较怪异飘忽下沉,对手感觉难打难发力更难持续发力,对手稍微不注意还会出高球变被动挨打,意想不到的球多,使对手失误增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