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乒乓球攻削结合打法的四个攻击能力
(2012-02-26 19:24:53)分类: 体育类 |
随着现代乒乓球器材的发展,旋转与速度体现的更加充分。任何一种打法的胜利实质都离不开把这两个要素发挥的更好,结合的更好。
作为现代的削球手,如果没有很强的攻击能力,要想取得胜利是很困难的。我看到许多削球打法的人平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练稳削上,这是非常错误的。有的打攻削结合,是等球比网高时才进攻。有的教练还说有机会才攻,没机会不攻,听到这些我感到很可笑,好像机会是等来的一样。如果用这种指导思想去打球,一到比赛就会死搓、死削,死磨,几乎一板不攻,这样的打法怎能等到进攻的机会,六七十年代还讲究搓中起板、削中反攻呢。这样的死削死搓打法没有任何意义,更没有什么观赏性。
当然我知道打削球进攻不多的主要原因,主要受到打法指导思想的限制和受到适合削球器材因素的限制。我们把松下浩二的削球底板和套胶拿出来一比较就会发现,这种球拍攻击下旋球的力度是比较弱的,而攻击上旋球还可以,主要优势是很好控制,接发球、搓球、削球、正手远台拉球都比较稳健,但近台的攻击力和杀高球的力量以及拉弧圈的旋转就差了许多。松下浩二原来用的板比较薄、比较软,速度很慢,所以松下浩二的削球十分稳健,但拉弧圈球的水平和攻击力明显低于朱世赫。朱世赫的底板比松下浩二的厚也比较硬。这是从器材的角度说的。从指导思想和平时训练的角度说,朱世赫的指导思想就是主动创造机会主动上手拉弧圈球,以弧圈球取胜。所以朱世赫平时练得最多是拉弧圈球,训练拉弧圈球的时间大大多于练削球的时间。笔者一直认为弧圈球是任何打法的基础,没有机会就要千方百计创造机会主动侧身上手拉前冲或高吊或侧旋弧圈球,这是得分的最主要的手段。所以削攻结合打法的选手在调整好自己的器材后必须提高四个攻击能力的练习:一是发球抢冲。这必须建立在好的发球基础之上。主要目的是提高比赛中两个发抢的得分率;二是削中反拉和反拉形成后的全台跑动或三分之二台的跑动正手连续对角拉冲的能力和中远台削拉结合能力;三是正手杀高球的能力,不能给对方打回头的机会,主要练重板练两个大角度的准确率;四是反手倒板运用反胶或长胶近台发力进攻的能力。运用长胶进攻必须建立在熟练掌握反手长胶的磕、拱、刮等控制技巧之上。
正手位的弧圈球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任何打法水平的高低,所以削攻结合打法的高手必须具备:有威胁性的发球;有凶狠的发球抢冲和极转的高吊和大角度的侧旋弧圈;有把握有力度的杀高球;有连续的对冲;有快速的中台反拉;有稳健加转的削球;有上台突然发力的进攻;有自如的攻防转换;有灵活的倒板变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