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乒乓球拍多种打法的配置与选择

标签:
杂谈 |
分类: 体育类 |
http://s5/bmiddle/69ff5748ga91a7fd57c54&690
从专业的角度讲,乒乓球技战术的打法有多种,如王励勤、张继科、吴尚垠、奥恰恰洛夫、施拉格的横板两面反胶的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波尔、水谷隼、松平太健的左手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王涛、唐鹏、唐娜的横板一面生胶一面反胶的快攻结合弧圈球的打法,邓亚平、福原爱的一面长胶一面反胶的近台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朱世赫、陈新华、陈卫星一面长胶一面反胶的削攻结合打法,丁松的一面正胶一面反胶的削攻结合打法,侯英超的一面生胶一面反胶的削攻结合打法,张燮林的直板长胶削球打法,王浩的直拍两面反胶弧圈打法,马琳、李静、高礼泽的两面反胶拉弧圈加反推挡、横拉的打法,柳承敏、金泽洙的右手韩式直板弧圈球结合快攻的打法,倪夏莲、洪剑芳、王茵的直板正面长胶反面反胶的近台倒板怪异快攻打法,还有蔡振华的一面防弧胶一面反胶攻削结合打法,刘国梁的正胶近台快攻结合反手反胶横拉的打法,日本河野满的直板生胶近台两面攻打法,日本长谷川的横拍两面反胶两面拉的打法,日本高岛则夫的横拍两面反胶削中反攻打法,高军的直板正胶快攻打法,李佳薇的右手横版快攻正手生胶反手反胶,王越古的横板正手正胶反手生胶快攻、苗苗的横板两面生胶快攻,李楠的横板半长胶快攻,黄文冠的横板两面正胶快攻等等。
在不同打法中有不同握拍法,可以说世界一百强的选手握拍都是不同的,即使直板握法也不相同,直握法有中钳式(庄则栋的正胶正反手近台快攻)、日式(反胶)、王浩式(直板横拉)、马琳式(反胶)、张燮林式(长胶削球)等;横握拍法那就更多了,大体有深握、浅握、侧握、虎口八字式握法、食指伸直握法,还有个人特色握法,如邓亚萍式、王励勤式、朱世赫式、波尔式、长谷川式等等,几乎不同打法或相同打法的每个优秀运动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握拍法。
上述打法和握拍法真是“百花齐放”多种多样,因此配置专业球拍也是多种多样,但还是有三条配置原则:一是根据上述不同打法的配置原则;二是根据不同打法的适合握拍法的配置原则;三是根据不同打法握法所对应的个人技战术和身体素质特点的配置原则。后者所谓根据个人技战术和身体素质特点配置原则是指个人特长的配置,尤其欧洲风格的两面弧圈球打法,不少运动员侧重反手弧圈球的配置,如罗马尼亚的菲力蒙和德国的罗斯科夫不仅身体素质好而且反手弧圈球的爆冲是世界第一流的水平。
总之,配置决定击球方式,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原则来选择底板、套胶性能的可配性,并通过磨合期进行速度、旋转、弧线、控制等方面指标感觉的比较、调整(包括底板的层数、厚度、硬度、重量和套胶的厚度、硬度、重量等),找出个人最佳配方。所以球拍配置带有较强个性化选择的色彩。从配置的难度讲,削攻结合打法的球拍最难配。
球拍整体的硬度、弹性、弧线、摩擦力、摩擦面积、反弹力、出球速度、脱板速度、吃球深度、透板感觉、底劲感觉、震动感觉、拍的重量、控制球感等等都是选择不同打法球拍的感性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