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红灯的年阅读感悟
(2014-10-13 12:18:19)
标签:
教育学生课外阅读学生悦读材料散文阅读材料 |
分类: 课外阅读 |
白雪红灯的年
迟子建
除夕的清晨,我被零星的爆竹声扰醒。撩开窗帘,见山色清幽,太阳还没出,于是又钻回被窝,睡到八点多。再次被接二连三的爆竹声唤醒时,霞光已经把兴安岭的一道道雪线映红了。看来老天也知道过年了,特意让霞光化做春联,贴在山间。想必老天贴的春联,是用云彩做的砚,用银河之水做的墨汁,用彩虹做的笔管,所以这不凡的春联看上去明丽脱俗,充满了朝气。
吃过早饭,我也给家门贴上春联和福字。那副烫金的大红春联,看上去就像两行飞向天空的金丝雀,给人喜气洋洋的感觉。而门中央的福字,真的像丁亥年的一头小金猪,肥嘟嘟的,讨人喜欢。
我喜欢大自然的红色,如朝霞晚霞,玫瑰百合。可对针织品的红色,我热爱不起来。我不喜欢红色的床盖.窗帘和衣服,见了它们,眼睛会疼。前年春节回家,妈妈给我的卧室挂上了一幅红地黄花的新窗帘,我感觉窗前就像飘着两朵乌云,说不出的压抑。结果,当夜就把米色的窗帘换回去,这才心臆舒畅,安然入梦。二十五岁前,我还穿过几件红衣,戴过红帽子。可是近二十年来,红色的衣服在我的衣橱中几乎绝迹了。我钟爱黑白.灰色和咖啡色。每年除夕,家人大红大紫地装扮自己的时候,我依然素衣素服,最多穿上一双红袜子。结婚的时候,我打了一件红色毛线开衫,可婚礼一过,就把它压在箱底了。我的一个朋友,说我的命运变故与爱穿黑白色的衣服有关,这说法着实把我吓着了。如果那样的衣服真的是生活的下下签,我为什么要屡屡抽它们呢?于是,我尝试着改变颜色,将眼界放在水粉和橘黄上。可对于红色,我还是有些犹疑和畏惧。就连我妈妈和姐姐看我穿了红衣服后,也会摇着头说:不好看,不好看!
2007元旦过后,我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了一件枣红色的羊绒开衫。它软软地,茸茸地搭在衣架上,看上去懒洋洋的,很有点邻家女孩的味道,让人觉得亲切。它的红是收敛的红,红得有分寸,有气质,不张扬,不造作,我动了心。但因为它是红色的,还是心存着警惕,从它身边走开。回家后,我的眼前老是晃动着那件红衫,它像一团火在我心中燃烧,于是,隔了几天,把它买回,即刻穿在身上。站在镜子面前,觉得自己身披霞光,便没舍得脱下,一路穿进年关。如今,它陪伴着我,给家门贴上了大红的春联;又在阳台结了霜雪的窗前,挂上了大红的灯笼。
家中有了春联和灯笼,如同有了门神和天使的眼睛,关上这样的门时,虽然知道家中无人,可却觉得屋子里是有呼吸和脚步声的。
我锁上自家的门,下楼,去弟弟家。每年除夕,母亲都会在他那里。母亲在哪儿,哪儿便是年。
这样的雪路我已经不知走了多少遍了。
从我家到弟弟家,是由城东到城西。塔河是个小城,腊月时,人们都在忙年,采买物品,街上是热闹的。到了除夕,年是瓜熟蒂落了,街市中就少见行人车辆了。我沿着街边的雪路,慢慢地走,呼吸着清冷而新鲜的空气。不管什么季节,兴安岭的天空都是蓝的。这种透明的无瑕的蓝,对久居都市.为烟尘所困扰的我来说,就是福音书。阳光把雪地照得焕发出橘黄的光芒。街灯下面,是一串串的红灯笼。白雪红灯,格外分明。
弟弟家已经把年夜饭准备好了。他们家的阳台,也挂起了红灯笼。天色渐晚,寒意愈深,红灯笼亮了起来。站在阳台向下一望,见那满街的红灯笼,就像老天垂下来的一只只红碗!它们盛着星光和爆竹幽微的香气,为人间祈福。这座白雪覆盖着的小城,因为有了这些红灯笼,暖意融融。在没有鸟语花香的春节里,在北风和飞雪中,红灯笼就是报春花啊。
我恍然明白,人们之所以穿上红衣,是想用这火焰般的颜色,烧碎这沉沉暗夜,驱散这弥漫在天地间的苍凉啊。看来夜有多黑,就有多么光明的心;世界有多寒冷,就有多么如火的激情!如果没有这样的红色作为使者,北方的年,又怎能有春的气象呢。(有删节)
【要求】对本文进行自由感悟——请根据自己理解写出3至4条(至少3条)感悟,以内容主题感悟为主,手法感悟为辅。
【感悟】(由浅入深,从内容到手法)
1、火一般的红色,昭示着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热爱,中国人喜爱红色的传统正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积极向上、昂首挺胸地迈向未来。
2、无论身在何方,家永远都是自己灵魂的归宿;无论人生有多么渺茫,亲情永远都是黑夜里的明灯。
3、生活中是否有温暖,在于人们心中是否有一团热情的火焰。我们无法避免生命中的严寒与冰雪,但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用燃烧的红色来驱散阴霾。只要告别过去,放下痛苦,心中有温暖,哪里都是春天。
4、变是世间的永恒,人应该学会改变,学会尝试和接受新事物,也许你的一次改变和尝试会改变你的一生。
5、世间万物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我们要用辩证眼光看世界、看生活:黑暗与光明、火红与浅素、成功与失败始终共存,没有一种独立的个体能够永远存在。所以我们不要畏惧黑暗,光明和成功总有一天会到来。
6、本文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自己不喜欢红色,转而喜爱和赞美红色,前后对比,表现作者由抑郁苦闷转变为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辨析构思特征解散文】
抓住作者作文的联想特征,我们“由此及彼”进行联想分析——我们要由作者前后喜好的变化(作者写作中用了“相反对比联想”)而想到这意味着作者心态的变化=我们分析中用了“相关因果联想”(喜好与心态有关),“那么讨厌红色与喜爱红色各自反映出什么心态呢?” 这就需要我们由红色联想到它象征的心态(我们分析中用了“相似同一联想”:物性似人性或即人性的比喻、象征和托物言志手法),从而最终理解主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