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辑我们介绍月湖雕塑公园,不少朋友对这个“贵族”公园要
120元的门票有意见。呵呵......不过,在其所在的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内,也就离月湖公园只有三、四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大众化的公园--辰山植物园,门票是60元!
     
P1.
 
 
   
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佘山旅游度假区内,是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林业局合作共建的集科研、科普和观赏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占地面积有
207公顷。
 
   
为什么叫“辰山植物园”呢?因为这个植物园就是围绕“辰山”而建。
     
P2.
 
 
   
据史料记载,这座海拔只有71米的小山丘最早称“秀林山”,东西长700米,南北宽约 300米。唐天宝六年(公元
747年)更名为“细林山”。明朝以后,这地方上又改称“辰山”。
   
辰山本来常年草树蒙茸,藤萝攀附。山上原建有神鼍(tuo)仙馆,后又建崇真道观,并有洞口春云、镜湖晴月、晚香遗址、五贤祠等十多处景点。但上海解放后,警备区后勤部队开山采石,南坡半座山都被削去,形成丑陋的矿坑,山上所有古迹景点也都荡然无存。
 
     
   
2000年,上海市政府根据国家《矿产资源法》取消开采收回管理,并组织有关专家对矿坑进行论证。辰山山体岩性为安山岩、英安岩,矿坑岩壁陡峭、裂隙发展,在外部因素诱发下极易发生坍塌等地质事故。
   
为了保护环境,2004年起,上海开始对矿坑进行避险工程治理,并继而进一步开展综合环境设计和治理。于是,这个矿坑就成为了辰山植物园的标志性主体。
     
P3.
 
 
     
P4.
 
 
     
P5.
 
 
   
看,围绕矿坑,根据人工采矿痕迹,清华大学朱育帆教授设计了游客参观单向通道。
     
P6.
 
 
   
矿坑的底部低于海平面将近30米,终年积水,形成坑底湖。
     
P7.
 
 
   
所以矿坑参观单向通道全长
308米,有隧道、栈道和浮桥,通道上下落差28米,使游客们尽可能近的可触摸到冷酷坚硬的峭壁和深遂神秘的湖面。
                        
P8.
 
 
     
P9.
 
 
     
P10.
 
 
     
P11.
 
 
     
P12.
 
 
   
据说,矿坑花园的设计获得了国内不少同行的肯定,但我却不觉得这采石峭壁、人工瀑布、粗糙通道有多少美感,甚至觉得阴森灰暗依然的丑陋!我去加拿大旅游的时候,在维多利亚市参观过“布查特夫人花园”。这也是一座将废弃矿坑改建而成的花园。但在那里,我们全然看不到任何工业的痕迹,而是一个焕然一新的鲜花立体大花园!如今她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私人花园,成为到加拿大旅游必去参观的世界著名旅游景点!
   
有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这篇博文《美丽加拿大,布查特花园》,进入观看。
     
P13.
 
 
     
P14.
 
 
   
在辰山顶上俯瞰整个植物园的话,我们还会看到辰山植物园另一座标志性建筑,那就是展览温室群。它由热带花果馆、沙生植物馆和珍奇植物馆组成。整个温室群规划巧妙、外形独特,展览面积有
12600平方米,已经成为令人难忘的观赏景观。
     
P15.
 
 
     
P16.
 
 
   
那一片片翻起的“鱼鳞片”,实际上是一扇扇窗,可以根据自然风向、风力、气温,以及针对室温、人流量来调节温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温度,十分环保!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温室有足够的高度,让世界上最高的植物在这里安家。
     
P23.
 
 
                          
P24.
 
 
     
P25.
 
 
     
P26.
 
 
   
上海辰山植物园里目前除了矿坑花园、展览温室群,还四处分布有旱生植物园、珍希植物园、水生植物园、药用植物园、观赏植物园等,共26个专类园,收集超过
10000多种各具特色的植物种类,成为华东和长江流域重要的原生植物种类资源保存中心。同时也为上海市民提供了一处游览和休憩的场所。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在辰山植物园向北,可以抬头眺望上海地区最美丽的山--佘山,那也不过是近百米高的一座小山丘,离辰山大约四、五公里远。它就在我们上期介绍的月湖雕塑公园旁,呵呵,我们又要绕回去了哈!
     
P35.
 
 
   
佘山西部的山顶上,有法国人在一百多年前建造的天主教堂和天文台。那里现在是“西佘山森林公园”,这是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里又一座公园。不需要门票!
   
从辰山植物园到西佘山森林公园,有旅游专线班车,也可以租自行车前往,徒步的话几公里也只有一个多小时,那条道路整洁漂亮,行进在这林荫大道上你一定不会感到寂寞。
   
我想,上海喜欢徒步、登山的朋友,一天中穿梭于辰山和佘山之间且上上下下,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P36.
 
 
   
佘山森林公园,以茂密的山林、美丽的山顶建筑和宗教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当然,可能这里不需要门票,游客也就格外的多。
   
山顶,一幢红色建筑,是被称“远东第一天主教堂”的远东圣母大殿,或圣母玛利亚教堂。公元1871年由法国传教士始建、1925年翻造扩建、1935年落成;1942年被罗马教宗正式册封为乙级宗座圣殿。是国内天主教主要的朝圣地。
                       
P37.
 
 
   
远东圣母大殿建筑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东西长56米,南北宽25米。从殿基到最高点为38米。
                       
P38.
 
 
     
P39.
 
 
   
这座雄伟的教堂南长北短、东宽西窄,堪称不对称的建筑典范;更为精妙的是,整座建筑“四无”:即无钉无木无钢无樑,依靠内石外砖、内圆外尖来支撑整座大殿。
     
P40.
 
 
                       
P41.
 
 
   
远东圣母大殿集多种建筑风格于一身:其拱顶、甬道为罗马式,廊柱为希腊式,尖顶哥特式,橄榄形钟楼为以色列式,东端圆顶为西班牙式,清水壁、斗角地砖和琉璃瓦为中国式。
     
P42.

 
 
   
教堂内不仅采光好、传音好,而且冬暖夏凉。在教堂里面,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P43.
 
 
                       
P44.
 
 
   
一百多年前,法国人在建造教堂后不久,还在山顶一旁建造了一座天文台!这座建于1900年的佘山天文台是我国第一座建有天文圆顶、并安装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现代天文台。这里是我国近代天文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那一座座白色的穹顶打开天窗,就是观察天文望远镜。
     
P45.
 
 
     
P46.
 
 
   
现在,我们可以在原佘山天文台最大的望远镜室中看到依然陈列着的这台1900年法制40厘米双筒折射天文望远镜,这是中国近代第一台大型天文望远镜,甚至建成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P47.
 
 
   
该望远镜由两个镜筒组成,两个物镜口径均为40厘米,分别用于目测观察和天体照相。镜筒焦距
7米,适合于高精度天体测量工作,也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天文底片。
     
P48.
 
 
   
望远镜所在圆顶直径10米,可做 360度旋转,并有可开启天窗。整个圆顶建筑、设施和望远镜本身都很好的保持了
100多年原貌。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P49.
   
 
    1987年,上海在佘山西侧建立了新的天文台,安装了国产的
1.56米天体测量望远镜,原来的法国制天文望远镜才逐渐退出科研第一线。现在,旧天文台已成为天文博物馆,供游客们参观。
                       
P50.
 
 
     
P51.
 
 
     
P52.
 
 
     
P53.
 
 
   
需要提醒的是,“西佘山森林公园”不仅有高高在上的天主教堂和百年天文台,在它山脚的东大门内,还有一座千年历史的秀道者塔,又名月影塔。它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原属当地普照寺院内建筑。相传有道者名“秀”,造塔并建禅院,故名秀道者塔。明朝万历年间曾经大修,1997年上海再次对其大规模修缮,保护至今。
                         
P54.
 
 
   
有道是:山中有塔,群峰皆活。秀道者塔砖木结构,七层八角,塔座四周有围廊,塔身每层都有南北小门可通。全高20多米,修长峻拔、造型别致。
     
P55.
 
 
     
P56.
 
 
   
这真是,别说上海无处玩,寻寻觅觅那几座上海郊外仅有虽不到百米、不起眼的小山丘里,还藏了不少真迹!听说上海还有一座小山丘,里面有一座九百多年前的塔,由于地基变动,使塔身倾斜有六度,超过了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我一定找时间去拍了和大家分享!
 
 
 
5/24小提示:最外出些天,恐通讯不便,特此致谦!感谢留评,回来即会拜访各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