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安排我们去一个 Las Terrazas
山区参观,据说那里是专门供外国游客了解古巴原生态咖啡种植园的地方。这让我们十分的高兴,因为我们很想看看古巴农民的生活现状。
这里是游客接待站,真像是度假村一样:
P1。
古巴,属于温和亚热带草原海岛气候,虽然时有飓风、干旱的威胁,但这里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具备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应该说,古巴能盛产粮食、以及甘蔗、烟草、咖啡等等经济作物。蔗糖、朗姆酒、雪茄、咖啡、保健药品都是国际市场受欢迎的商品。
P2。

社区专门派出景点导游带领我们进入参观,但看这桥不象是真正的农村:
P3。

P4。
绕了半天,我们是进了一个以前十九世纪曾经的咖啡种植园,现在开发成专供外国游客参观的山区旅游点:
P5。

P6。

P7。

这是以前保留下来的西班牙式老建筑:
P8。

P9。

在那里,我们遇见一位社区居民、六十多岁的老奶奶:
P10。

P11。

看,这位游客老先生正在专心的拍摄什么?
P12。

原来老先生正在拍摄的是古巴的“国花”:姜花。
P13。

姜花,又名野姜花,是蘘荷科淡水草本植物。高1-2米,白色花卉如蝴蝶,所以又称蝴蝶姜、白蝴蝶花等。不耐寒,喜冬季温暖、夏季湿润环境。姜花有清新的香味,放于室内可作天然的空气清新器。姜花是古巴的国花。但在亚洲热带,特别是印度和马来西亚等热带地区,甚至我国也有。
P14。

P15。

古巴的公鸡大白天也要叫哦:
P16。

这只猫怎么“虎视眈眈”的看着我呢?
P17。

在山坡,我们看到一所更为古老的石头屋,这是十九世纪的莫卡小酒店: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当我一口气把这小石头屋、莫卡酒店拍下来的时候,才真正感到古巴心里怀念的西班牙时代,那是他们现在认为值得让我们看的东西....
原来行程上有和当地居民互动的安排被取消了。我们游客看不到古巴现在的农村,看不到古巴农民现在的生活,甚至发现这里是古巴普通民众无法进入的地区....我们很希望他们真能在如此的世外桃源里生活。
游客们对在山里转了大半天,只有这点收获感到有些失望:
P30。

P31。

最近,我看到了《新闻晨报》关于古巴的一篇专题报道:
古巴尽管气候湿润、土地肥沃,具备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是由于长期吃“大锅饭”,农民劳动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国家生产资料匮乏、灌溉系统老化、缺乏交通运输工具等问题也限制了农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
在古巴660万公顷可耕种土地中,闲置土地达到了180万公顷。占可耕面积的27.3%。
古巴的粮食80%依赖进口,2011年,古巴大米进口量是自产量的两倍以上,消耗了大量宝贵的外汇。
甘蔗是古巴生产蔗糖和朗姆酒的重要原料。但是苏联解体后,蔗糖年产量从最高峰的 800万吨跌到2005年只有
120万吨。糖厂纷纷关闭,甘蔗的种植面积也大规模减少,劳动力大大过剩。
我觉得,所有的这些,不是“由于美国的封锁”一句话能概括得了的。
来到山脚下,又见三十年前的苏联“拉达”:
P32。

郊区公路上只要是在跑得还都是那些“老爷车”:
P33。

P34。

(赶快再进哈瓦那老城,直击古巴民众生活,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