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手记】《游戏是孩子的功课》

(2019-06-11 21:33:35)
标签:

教育

分类: 语墨小调
     最近在看《游戏是孩子的功课》——幻想游戏的重要性,作者是美国的薇薇安·嘉辛·佩利。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是所有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成年人必读之书,看到这句话时我不由得庆幸遇见这本书,读了这本书也许对我教育自己的孩子、对教育会有不一样的理解。读的过程当中做了一些笔记和勾画在这里也记录、分享一下。
1.希望老师多给孩子说故事,还给孩子游戏的空间,说故事是创意的来源。
2.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这是他们的本能,孩子是在游戏当中学习到人生各阶段都需要的思考语言即想象力的。
3.游戏是儿童的功课,“游戏教学”特别是“幻想游戏”,是指三岁到八岁幼儿学习阶段,一种以游戏角落或扮演角落为主,让儿童充分在自由活动中通过代入角色建立规律转换身份改编故事创造空间互动合作完成了一种学习方法。
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会比平时杰出。
5.我们会发现孩子一直在学习如何更有效率的游戏,而这种游戏与故事、音乐、舞蹈、艺术一起,提供了可以在各种儿童行为之间“流动”的意义和象征。
6.幻想游戏以及幻想游戏与故事讲述和故事表演之间的直接关联,通通都会被孩子们所接受。
7.在幻想游戏中,让技巧较高的游戏者成为技巧较低的游戏者的榜样。
8.当缺乏经验的游戏者逐渐进入游戏的世界,他们的语言流畅度就会得到提升,同时也会与老师传授的知识保持同步。
9.任何东西一旦被说成了故事,会有回响,这不仅仅是有趣的事情,更是一种有趣的方式。一旦讲故事的习惯茁壮成长起来,讲故事就会变成一个包含创造和解读在内的天衣无缝的过程。
10.在孩子的幻想游戏当中,没有专家,没有权威,人人都是主角。日常的儿童生活中充满哲思惊奇与发现,这也让我们看见美好且震撼心灵的教育之真正可能。
以上只是自己初读一遍之后摘录的能够引发自己思考的话语。前两天在网上听了一个讲座,主题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像电子游戏学些什么?”其中就提到了情境创设、奖励永远有效、任务关卡难度升级、陪伴,虽然我并不认同孩子玩电子游戏,但不得不说电子游戏吸引孩子的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而反思现在的教育相比游戏而言确实缺少了这些方面。儿童天生爱玩,也天生会玩,如果能把我们的学习和玩结合起来,我想,这种游戏的确成为了孩子们一生的功课,同时也能够帮助孩子成长汲取永恒的力量。
其实我自己也在尝试寓教于乐,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比如,单元学习之后的大富翁,比如每学期末复习时举办的汉字听写大会,又比如飞花令,诗词大会……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从这些学习游戏当中更加领会学习的乐趣,同时能够感受到学习给予我们成长的无限力量。当然,关于游戏与学习相结合,还有很多探究和实践的空间,希望在后续的阅读当中能够有更大的收获。

(最后吐槽一下新浪微博,今天发一篇博文,一直提醒我有敏感词汇,可是我检查了多遍,没有发现一个敏感词汇,这着实让我困惑,到底什么是敏感词?可不可以给我标注出来呢?另外,新浪博客博文的排版实在是太难看,不能调行距,自动排版也不自动、不智能,图片也不好插入,相比现在的美篇、简书、公众号等确实有诸多不便,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这是让我弃博的节奏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