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过渡环节中的无效“等待”
(2018-12-25 13:19:27)避免过渡环节中的无效“等待”
胡玲彬
班级管理是帮助幼儿建立良好行为的重要因素,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管理过程中,过渡环节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秉持以幼儿为主的原则,积极发现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使幼儿的在园时间均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幼儿的自主性和社会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提升专业能力,从幼儿的兴趣出发组织多元化的活动或游戏
教师在一日生活中要注意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寻找过渡环节的活动素材。如:在餐前准备时,可以进行讲故事或谈话等相对安静的活动;在午休起床后可以进行律动或唱歌等调动幼儿情绪的活动;在下午离园前,可以进行手指操或小游戏等欢快的活动,使幼儿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情离园;在如厕后、喝水后等较短时间的过渡环节中,教师可进行随机教育,与个别幼儿谈话交流,请幼儿轻声交谈,促进幼儿社会性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灵活调整过渡环节的时间长度,给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
教师可以灵活调整过渡环节的时间长度,按照实际情况来安排时间,让过渡时间更好的服务于幼儿,而非幼儿顺应环节。过渡环节从时间上来说可分为长时间过渡环节和短时间过渡环节两种。在长时间过渡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情绪,让幼儿自己选择活动内容。如:在早餐后,可由幼儿自主选择阅读书籍、玩桌面玩具或和小伙伴聊天;在晚饭前后,可由幼儿自主选择过渡环节的组织者、活动内容,甚至可以安排值日生负责过渡环节的组织。在短时间过渡环节中,可将前一活动的内容进行延伸,如:集体教学的结束环节,用一首欢快的音乐等待幼儿如厕,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等待的幼儿与老师一同回忆上一节活动的收获与感想等,将过渡环节弱化,以利于幼儿遵守秩序,形成习惯,有所适从。
三、教育老师和保育员相互配合工作,增强责任感
幼儿园里的保育老师也是班级中的重要角色,在幼儿教育的工作中班级老师的紧密配合既能更好的保障幼儿的安全,也能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因此保育老师应积极主动的参与过渡环节的组织,如:在餐前可请幼儿分发餐盘碗勺,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长时间的过渡环节中,组织孩子学习穿衣、穿鞋、餐后常规等,帮助幼儿建立自我服务意识;还可以适当的组织幼儿在过渡环节时整理仪容仪表、整理班级物品,甚至是学习擦小椅子、小桌子等,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过渡环节中充满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因此,抓住过渡环节中的每一个教育契机,在实践中真正减少幼儿的消极等待是我们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和提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