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雨凝:陈鹤琴美术教育思想初探

(2016-08-13 18:03:34)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先驱,他的思想至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有着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领域,他通过对自己孩子的细致观察,总结出了一系列幼儿美术能力发展规律。

  一、陈鹤琴幼儿美术(绘画)教育思想概况

  1、幼儿美术(绘画)教育的价值

  陈鹤琴十分肯定美术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重大意义。首先,陈鹤琴十分肯定幼儿园中美育教育的价值,美育教育的重点在于幼儿的美术教育。他是这样肯定绘画的价值的:“绘画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绘画可以发展儿童的思想。绘画可以增进儿童的知识。绘画可以联系儿童的目力与手力。”其次,他还肯定了绘画可以依据儿童的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相互的作用来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儿童能在绘画中反映他所看见的,以及叫出名字的东西。他还认为绘画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为他们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打下了初步的基础。陈鹤琴对于绘画的价值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是十分肯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丰富了其价值蕴含的内容。

  2、幼儿美术(绘画)的发展过程

  陈鹤琴于1956年12月在南京师范学院所做的报告《从一个儿童的图画发展过程看心理之发展》一文,系统深人地分析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过程。陈鹤琴依据他的大儿子一鸣在1岁到7岁期间所画的431张画,进行了自己的分析和研究。但是陈鹤琴同时也强调了这些总结只是从一鸣一个人的材料的出来的,仅具有参考性的价值。

  他的研究主要由以下几个观点组成。首先,陈鹤琴肯定儿童绘画发展过程的四个基本阶段,即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写实期。同时,他对每个阶段有了更加具体的划分。他提出了儿童先会画线,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点;儿童绘画技能的增进,落后于他的感知认识;儿童绘画容易反映对他印象最深的客观现实。儿童绘画是随着他身心的发展而发展的,儿童的绘画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与教育实践密切相关等观点。

  在这篇文章中,陈鹤琴同样肯定了儿童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帮助。他认为儿童画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良好的资料,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幼儿美术(绘画)教育的方法

  陈鹤琴对于幼儿美术教法方面的论述十分多,在他的许多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文章中都可一见。

  在《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工作一文中》他用几个原则阐述了要给幼儿的美术活动提供机会。他认为“小孩子应该有图画的机会”,他大胆的尝试用图画去教授幼儿认字的方法。他认为“小孩子应该有看图画的机会”,小孩子不喜欢看未见过不宜推向的东西,但对于亲属的照片却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他认为“小孩子应该有剪图的机会”,剪图既可以稳定小孩燥闹的心境,也可以练习手筋。他认为“小孩子应该有剪纸的机会”,小孩子可以通过剪纸模仿各式各样的任务,表达意思,还可以练习器精细、忍耐、敏捷、沉静等品质。他认为“小孩子应有着色的机会”,学习颜色的名字练习着色。他认为“小孩子应该有泥塑的机会”,提倡父母不要禁止小孩子的“泥塑”游戏,要积极提倡。陈鹤琴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建议主要是针对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在那个时候,这种家庭教养方式可谓是相当超前啊。

  在《幼稚园的图画》一文中,他提出了“画画是要有动机的”这一观点。这里,他对怎样激发幼儿画画的动机提出了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暗示。通过教师或其他幼儿的绘画行为激发他的绘画动机。当然,他说“我们应当希望小孩子能够自动去绘画。新奇的事物,好听的故事,都是很好的动机,都能够引起小孩子自由去画。”另一种方式就是实用的需要,比如装饰或者礼物等等。总之,儿童绘画,最好有个动机。对于幼儿园中教师怎样开展绘画活动,他提出了以下观点。第一是要自己画。当小孩子画画是最好不要用范画限制他。第二是要给予指导。在对如何教授幼儿绘画方面,陈鹤琴受奥国儿童画家西石克的影响很大。他强调承认不要总以自己的思维去禁锢儿童的绘画,让他们随心所欲的画,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绘画行为。给予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发展的空间。

  在艺术的技能要不要交给儿童这个问题上,陈鹤琴也有着其独到的见解。他说:“儿童若是没有相当的技能,断画不出很好的作品,艺术是一定要教的。”他认为可以从九、十岁开始趁机慢慢教导幼儿艺术技能,在九、十岁之前当儿童觉得他的意思无法表达是可以帮助他,若他能够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则成人就不要干涉他的创作。成人对幼儿帮助主要是看这种图画是否是他的真意。陈鹤琴对于艺术技能的这点认识是站在幼儿角度考虑问题的典型代表,他不是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幼儿的艺术作品,而是在幼儿是否充分表达其思想的角度上来看待艺术作品的。

  二、对陈鹤琴美术(绘画)教育思想的思考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儿美术教育的研究是在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影响下,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形成了个人关于儿童美术教育的十分系统的深刻的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他是我国最早用跟踪的方法来研究儿童绘画和儿童心理发展关系一位学者。首先,他用观察的方法积累了大量的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个案材料,其次,他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和颜色美感问题。由于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陈鹤琴关于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论是相当深刻的,也是比较系统的。他关于儿童绘画的实验研究,往往都很有趣却具有科学性和价值。他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有着浓厚的先进性。他的教育思想是在融合了思想先进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形成的,他将那时候最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带到了中国,对现在的幼儿美术教育工作都依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