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带)

(2013-11-01 21:09:03)
标签:

地质现象解释

     前几天,一位名叫石农刘的新浪博友连发了两篇有关环带构造的博文“石头上的花纹”及“花纹石头的切片”。其实在野外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类似现象,但一直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只知道它并不是原生沉积构造,而是次生成因的。

    也是在看到石农刘的花纹石后,我的网上小助手李云给我发来一份她整理的关于环带构造(又名李泽网格环)的资料与我交流。看了小李发来的资料我才进一步认识了这种构造。据小李提供的参考资料,由王正瑛、张锦泉等主编的《沉积岩结构构造图册》介绍,环带构造尽管与层理极为相似,但它却不是层理,而是一种假层理。色带的成因是由于铁的氢氧化物在岩石中发生周期性沉淀的结果,当介质的pH值高时,铁的氢氧化物呈红色或深色;而当介质的pH值低时,呈黄色或浅色。所以就形成了红黄或深、浅相间的环带。因此,我觉得叫它色带构造可能更加形象和便于了解。

    据小李介绍,在百度上搜索后,关于李泽网格环的介绍基本没有,而更多的中文信息也没有查到。下面是李云帮我在一些外文资料上查到的关于李泽网格环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特征描述:李泽网格环为有颜色的胶结物带,在沉积岩中常可观察到,通常切割层理。这些次生构造显示了以规律性重复出现的样式排列的自生矿物带。与其它沉积构造的区别在于,它们具有同心状或圆环状。

     发现史:硝酸银与重铬酸钾凝胶化学反应形成同心状圆环的重铬酸银。后来,圆环现象在沉积岩中很常见,而称为“李泽网格环”。

      形成机制:李泽网格环的形成过程还未得到充分理解。它们可能形成于风化期间氧化铁和其它矿物的化学分离。地球化学学家普遍接受的成因机制为当缺乏对流(平流)时,与反应物质如氧和亚铁(沉淀于分隔的离散条带,成为空间上分开的几何样式)之间的互相扩散有关。
   关于形成环境:尽管李泽网格环在已经发生化学风化的可渗透性火山岩和变质岩中常见,但它们是次生(成岩)沉积构造。岩石化学风化形成的李泽网格环通常涉及到地下水中的氧气含入含有可溶性亚铁的孔隙空间中。李泽网格环常切穿层理,可出现于多种岩石中,常见于砂岩和硅质岩中。尽管李泽网格环在沉积岩中出现频率很高,却很少有科学家来详细地研究其矿物学和结构。李泽网格环常用来作为地球化学自我组织的例子,即它们在岩石中的分布并不直接与其形成前的特征相关。
     下面这块环带构造的标本是袁师于七十年代末采自陕西西乡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地层,岩性是泥质粉砂岩。

 

认识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带)
   采于陕西西乡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的色带构造标本

认识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带)
   同照片1,为标本的另一面

    此外,家里还有一块小奇石,是在奇石市场买来的。石头虽小,但环带构造非常清晰。但不知是否也属于真正的李泽网格环呢?


认识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带)
   家里的另一块小奇石,不知是否也属李泽网格环?


认识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带)
   将这块小石头放大之后可以看到环带的很多细节,部分环带具有核部,并发生变形及微错动

认识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带)
   环带的细部特征,由颜色的不同而显现出来,局部发生变形

认识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带)
   这是新浪石农刘在博文“石头上的花纹”种展示的照片,红色箭头处见微错动



   这是新浪石农刘在博文“花纹石头的切片”种展示的照片,应该就是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


认识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带)
   这是新浪石农刘在博文“花纹石头的切片”种展示的照片,箭头处可见微错动。

表明错动发生在环带形成之后

 
认识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带)
   这是新浪石农刘在博文“花纹石头的切片”种展示的照片

    附:下面是吕洪波老师在文后评论中介绍的关于球状风化的成因机理,供大家参考:
    在砂岩、花岗岩、片麻岩等都容易形成这样的构造。其形成过程如下:

首先,地壳运动形成的地下断裂(节理为主)将岩石切割成大小相似的多面体,而断裂成为地下水的通道。
    当不同的地下水(强弱变化、化学性质变化等)从裂缝“进攻”岩石时,多面体面上遭受的“进攻”几乎一样,但两面相交的棱附近却遭受来自两个方向的“攻击”,而三面相交的角处就同时受到三方的“攻击”,于是:棱角处进攻得远,而面上的就近。日久天长反复进攻,到了核心最终就接近“球形”了。这就是球状风化的机理。
    所以说,球状风化是以化学风化为主的过程。

     

      下面两张照片是天涯网站的洗眼看雪山博主为我提供的,是火山岩中的环带构造。洗眼看雪山在他的“开花的石头”博文中对这两张照片是这样描述的:

    造物真神奇啊。铁晕成环状,重重叠叠,如混沌初开,又如盛世繁花,富丽堂皇,雍容大方。不由想起王安石的一首诗《牡丹》 
  
  红花未开如婉娩,紫襄犹结想芳菲。 
  
     此花似欲留人住,山鸟无端劝我归。

认识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带)

认识环带构造(李泽网格环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