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海绿石一直被作为特定的海洋环境的指相矿物,但随着陆相海绿石的不断发现,这一论点已被修正:并非只有在海洋环境中才能形成海绿石,也不能笼统地把海绿石作为海洋环境的指相矿物。无论是在陆相湖泊的现代沉积物中,还是在陆相沉积地层之中;无论是在陆相淡水湖泊环境中,还是在含盐度很高的陆相咸化湖泊中,均有自生海绿石的存在。
海绿石的成因是一个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复杂问题。有人认为海绿石是由黑云母物质分解而成,黑云母在海水中把多余的钾扩散于海水,硅酸盐格架经改造而成海绿石;有人提出有孔虫贝壳、海绵骨针和化石缝隙中的海绿石是海洋胶体沉积的产物;也有人根据钾的固定紧密堆砌理论,认为海绿石既不是黑云母分解产物,也不是凝胶成因,更不是简单的胶体沉淀,而是由粘土矿物形成的,以粘土为母质,加入海绿石化反应和能量均衡,是生成海绿石的原因。
海绿石形成的地质条件为,具一定的含盐度(相当于正常海水)、20m至2000m水深、13℃至17℃水温、偏碱性的弱还原环境、很慢的沉积速率,底部沉积的有机物质对海绿石的生成是不可缺少的,常见的与海绿石共生的生物提供粪便、小壳、分泌物,成为海绿石生成和矿化不可缺少的原料。
海绿石的形态常呈各式各样的圆球状、肾状、卵状,有时也呈叶片状和薄膜状。颜色为不同色调的绿色,如孔雀绿、鲜绿、橄榄绿、褐绿、黄绿、蓝绿、黑绿等。
在薄片中,海绿石具圆形切面,常具放射状构造或同心圆结构。颜色为亮绿、浅绿、黄绿或橄榄色。正突起低至中度,多色性弱到清楚。由于海绿石颗粒总是由无数极细小的晶粒组成,因此在正交偏光间可以看到集合体的偏光,当旋转载物台时,切面看起来始终明亮。但由于集合体偏光的干涉色掩盖不住海绿石鲜绿的颜色,因此在正交偏光间,海绿石还是呈现绿色。因此,无论海绿石的成因及环境意义如何,在显微镜下海绿石的美丽都不会减弱的,它那鲜艳的绿色,就如同散布在沙滩或碎石中的绿宝石一样,醒目、干净而明亮。
下面是一组拍自陇县一带海相碳酸盐岩中的海绿石照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视觉上的享受。

1
方解石胶结的含海绿石砂岩(方解石经染色后呈红色)

2
方解石(未染色)胶结的含海绿石砂岩,海绿石形态各异

3
方解石胶结的含海绿石砂岩,海绿石呈肾状、卵状

4
海绿石碎屑外形圆滑,以微晶集合体状为主,也见片状(左上方),单偏光下呈翠绿色

5
片状海绿石,在正交偏光间海绿石的干涉色仍很鲜艳

6 与照片5同视域的单偏光,片状海绿石具解理

7
海绿石呈哑铃状,外形圆滑

8 方解石胶结的呈黄绿色的海绿石,边缘被方解石交代

9 海绿石具收缩缝,沿边缘被方解石交代

10
圆形与长圆棒状海绿石组成的像卡通“木偶”状海绿石
11
外形像“蒲扇”的海绿石
12
海绿石内部隐见细而密的水平状纹层

13 分布于生物体腔内的海绿石

14
外形不规则的海绿石碎屑
15
个别碎屑海绿石周缘可见不透明铁质矿物

16
这是延长组砂岩中的疑似海绿石,应为异地搬运的海绿石而非湖湘原地生成

17
这是延长组砂岩中强烈变形的陆源疑似海绿石碎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