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2013-07-17 12:17:10)
标签:

地质休闲

鱼粪化石

     最近在宜川一带延长组采到一块罕见的鱼粪化石。该鱼粪化石顺层分布,呈细长的纺锤形,一头明显偏细,长约48mm,宽12mm,厚8mm。化石呈灰黑色,顺层夹于灰黑色粉砂岩之中,但化石表面看不到螺旋纹,仅隐约可见间隔不等的横纹和分布杂乱的鱼骨碎片。将其剖开,可见直径约4mm不规则多角形核部。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鱼粪化石实体标本,与已报道的鱼粪化石都不同,螺旋纹不明显,略尖部位(照片左侧)

是否为先便出部位?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含鱼粪化石的围岩为含油的灰黑色粉砂岩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鱼粪化石表面隐见 间隔不等的类似螺旋状横纹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化石断面可见鱼粪化石具不规则多角形的核,外侧隐约可见旋卷层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从薄片中可以看出,鱼粪石与围岩间界限截然,鱼粪石外侧透光性较差,富含不透明矿物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鱼粪石主要由胶磷矿组成,大多呈胶状,收缩缝发育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鱼粪石内可见少量鱼骨碎片及大量不规则带状物,成分以胶磷矿为主,

正交偏光下全消光。可见这是一条食肉鱼!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鱼粪石内大量不规则带状物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9    鱼粪石内呈杂乱分布的带状物,带状物由较纯的隐晶状胶磷矿组成,

而其余部分则富含尘状不透明矿物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10     鱼粪石中的带状物放大,可能是被鱼吃掉而未完全消化掉的其他小生物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11    鱼粪石中的带状物由隐晶状胶磷矿组成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12    隐晶状胶磷矿常沿收缩缝分布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13    鱼粪石中偶见其他生物化石碎片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14   鱼粪石内可见部分未被完全消化的鱼骨碎片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15   个别鱼骨化石发生微错动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16   鱼粪石中的鱼骨化石结构清晰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17    鱼粪石中的鱼骨化石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18   鱼粪石与围岩之间分布大量不规则磷灰石脉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19   鱼粪石内不透光部位,在反射光下具铜黄色反射光,难道是黄铜矿?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22   鱼粪石内具大量收缩孔、缝,部分收缩孔内生长纤状绿泥石?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21   与鱼粪石接触部位的围岩中可见大量圆形孔隙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22   鱼粪石与围岩接触部位发育大量微裂缝,缝内充填隐晶状磷灰石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23   产鱼粪石的地层岩性为富含杂基的极细-粉砂岩,砂岩中的碎屑磨圆、分选均较差,

但碎屑定向排列明显,杂基普遍吸附有机质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24    化石产层另见鱼化石碎片以及过去常被称作“方鳞鱼”的鱼鳞化石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25    含鱼化石的地层中常见顺层分布的的磷灰质条带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26    产鱼粪化石地层中可见鱼化石碎片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27     部分鱼鳞化石呈密集叠加状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28    从断面上可见分布杂乱的鱼化石碎片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29    宜川-1号样的岩石薄片,薄片下可见砂岩中含大量鱼化石碎片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30    砂岩中的鱼骨化石碎片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31    砂岩中形态各异的鱼骨化石碎片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32    照片中央圆形的鱼骨化石可能为鱼刺的横切面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33    漂亮的鱼骨化石碎片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34    漂亮的鱼骨化石碎片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35    鱼骨化石碎片

 在宜川地区延长组发现罕见鱼粪化石
36    部分含鱼鳞化石的泥岩层面可见大量介形类化石


     对古生物方面的研究了解很少,对鱼粪石也是刚有所接触。之前曾发过一篇安定组鱼粪石的博文,这几天,在整理这块鱼粪石时看到了王大锐、韩兆宽写的一篇“化石中的珍品——鱼粪化石”,读后才知鱼粪化石其实非常难以保存。下面便是摘自文章中的一段描述,看后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粪化石的难得与珍贵:
     “柔软的动物粪便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 变成了石头, 绝大多数已是面目全非了。偶尔发现的保存良好的鱼粪化石的外部形态及其螺旋纹可以反映出排泄者排泄器官的内部构造。软骨鱼和软骨硬鳞鱼类中的鲨鱼、银鲛、鲟鱼等肠子内部生有便于吸收营养的螺旋瓣,结构特殊, 消化后剩余的残渣通过肠道形成带有旋纹的粪便。粪的外形与肠道的螺旋瓣多寡有关, 所以, 鱼粪化石表面的螺旋瓣的形状与多少往往可以做为分类的重要标志之一。比如鲨鱼的肠子中螺旋瓣较为密集, 肺鱼次之, 硬鳞鱼螺旋瓣各旋圈间距较大, 而硬骨鱼的肠子内则没有这种螺旋构造。鱼粪化石得以保存下来的条件是十分苛刻的。首先, 鱼儿生活的水域应该是比较平稳的。其次粪便应不能排泄在浅滩或较深的水中, 水温不是太高, 以及水体的酸碱度适中等等, 否则排泄物会被分解。根据这些条件要求, 亦可反演古代鱼生活时的生态环境。

    鱼粪化石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主要成份是磷酸钙。对粪化石的显微组份分析可以了解排泄者的食性。”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鱼粪化石主人的食性, 我们对(其中的一枚侏罗纪鱼)粪化石进行了切片、扫描电镜、荧光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结果在其中鉴别出丰富的碎骨片甚至有鱼鳞, 有的小骨片还十分完整。

      我们现在家养金鱼的粪便细如丝线, 个体较大的鲤鱼、胖头鱼等排泄物的直径也不过约2~3mm。可见侏罗纪时生活在内陆湖泊中的鱼个体有多大! 而且, 它们肯定是一些异常凶猛的肉食性大型鱼类。

    粪便化石, 尤其是鱼类的粪便化石在自然界中很少保存, 已是化石中的精品, 从鱼粪化石中获得的古生物, 古生态信息更是弥足珍贵。”

 

    从文献中我们了解到,我国的鱼粪石研究虽然历史很长,但由于化石材料零星,现有的鱼粪石几乎是屈指可数的。看来延长组的这条鱼个头还不小,可能为硬骨鱼,而且很有可能是个凶猛的食肉鱼!

      通过上述实例,以后在野外若看到有产鱼鳞化石的地层,可要特别注意,并尽可能在地层中寻找一下,可能会有鱼粪化石!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对鱼粪化石的描述非常不专业,对胶磷矿的研究也很少。为次,特意摘录一段常丽华等老师主编的《透明矿物鉴定手册》上关于胶磷矿的介绍,供朋友们参考:

     胶磷矿 Collophane 其成分较为复杂,是一种含碳酸-氢氧一氟的磷酸盐矿物,是磷灰石向碳磷灰石过渡的变体。电镜下观察为隐晶质细小分散的混合物。通常呈块状,有时是鲕状、卵状、结核状、放射状、羽状、粉末状或胶状,也有呈粒状者。往往保留有骨骼、贝壳、软体动物、腕足类、海百合类遗体、苔藓动物、珊瑚等的有机构造。颜色由浅棕色至深棕色,浅黄棕色、灰色,薄片中无色或很浅的绿色。正中突起,N=1.57~1.63。显均质性,有时具微显非均质性。胶磷矿易于蛋白石相混,其区别在于前者折射率较高。胶磷矿可被方解石、碳磷灰石代替。该矿物在一些富磷的灰岩、磷块岩或磷酸盐岩石中是主要成分。在这些岩石中胶磷矿可呈鲕粒、球粒具同心层或放射纤维状结构,鲕粒中心可有碎屑矿物(石英、黄铁矿、生物碎屑等)。胶磷矿也可与方解石交互产出。胶磷矿还是骨骼磷矿的主要组成部分,原来骨骼的构造常保留。在隆起的珊瑚礁中也有产出,与三斜磷钙石、石膏、方解石共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