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2013-05-26 16:07:59)
标签:

地质休闲

    这个问题似乎经常遇到,但还真没十分注意,对二者的不同之处也并不十分清楚。近日,在翻阅一本参考文献时在书中看到作者的详细总结,觉得清楚多了,并结合以往看到的一些薄片,觉得还真是那样。

    灰泥是指泥级的碳酸盐质点,它与砂岩中的杂基相当,是与碎屑相对应的另一种组分。灰泥的界限一般以0.005mm为界(也有以0.03mm为分界的)。灰泥有三种成因:1)化学沉淀作用生成,如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的针状文石;2)机械破碎磨蚀作用生成;3)生物作用生成灰泥,如部分藻类含有大量的针状文石。

    云泥的成因比灰泥复杂的多,有人认为都是交代成因的。

    自生碳酸盐是从孔隙溶液中沉淀于颗粒之间的结晶方解石或白云石。自生碳酸盐的晶粒一般都比较粗大,通常都大于0.005mm(或大于0.03mm)。由于其晶体在偏光显微镜下较清洁明亮,故常被称为“亮晶方解石”或“亮晶”。

    自生碳酸盐在镜下透明度好,即“干净”,常具明显的世代关系,初期从粒间水沉淀的方解石晶体常围绕着颗粒表面呈栉壳状或马牙状分布,即通常所说的第一世代胶结物。第一世代胶结物未充填满的残余粒间孔有时仍然空着,有时又被第二世代的呈嵌晶状的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所充填。亮晶方解石常呈自形晶,晶粒边缘接触界线大多呈平直状贴面,接触界线清楚,不破坏颗粒边缘,晶粒一般大于0.005mm或0.03mm。在岩石中的含量常小于30%~40%,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

    而由灰泥重结晶的方解石则晶体较混浊,晶体明亮程度较差、不均一;常不具世代现象和栉壳结构,而呈不等粒的似花岗变晶结构;矿物的自形程度差,晶粒接触面呈弯曲状、不规则状,三重结合。按晶粒大小可分以下几类:大于2毫米巨晶;2~0.5毫米粗晶;0.5~0.25毫米中晶;0.25~0 1毫米细晶;0.1~0.03毫米粉晶(或极细晶);0.03~0.005毫米微晶;小于0.005毫米泥晶;晶粒接触界线不清楚,可破坏颗粒边缘或嵌入颗粒中,常呈不规则港湾状,大小不一;在岩石中的含量有时可以很高,且常分布不均一。


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上面箭头所指碳酸盐灰泥,下面箭头所指为具世代结构的亮晶方解石


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照片中的填隙物以沿碎屑边缘垂直生长的亮晶方解石为主


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填隙物为碳酸盐灰泥


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沿裂缝充填的方解石即为亮晶方解石,具生长世代,早期形成的方解石晶粒细小


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方解石晶体粗大,亮度高,干净


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灰泥重结晶,晶粒细小,方解石亮度差

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这种碳酸盐矿物一定不是亮晶碳酸盐,而是重结晶作用形成的
 
亮晶方解石与重结晶后的灰泥有哪些不同
  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方解石,晶粒间接触关系复杂,亮度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