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避免土豆变绿

(2011-12-22 23:03:47)
标签:

杂谈

     如何避免土豆变绿
土豆(马铃薯)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据说土豆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对防止中风、和胃健脾,同大米相比,土豆所产生的热量较低,如果把它作为主食,每日坚持有一餐只吃土豆,可以减去多余脂肪。
土豆还有很多药用的价值,是一种粮菜兼用型的蔬菜。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优质淀粉含量约为16.5%,还含有大量木质素等,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面包”。其所含的维生素是胡萝卜的2倍、大白菜的3倍、西红柿的4倍,维生素C的含量为蔬菜之最。中医认为土豆“性平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畅的患者效果显著”。
现代研究证明,土豆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良药及优质保健品。土豆淀粉在人体内吸收速度慢,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疗蔬菜;土豆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在肠道内可以供给肠道微生物大量营养,促进肠道微生物生长发育;同时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道水分,有预防便秘和防治癌症等作用;土豆薯中钾的含量极高,每周吃五六个土豆铃薯,可使患中风的几率下降40%,对调解消化不良又有特效;它还有防治神经性脱发的作用,用新鲜土豆片反复涂擦脱发的部位,对促进头发再生有显著的效果。土豆既可煎、炒、烹、炸,又可烧、煮、炖、扒,烹调出几十种美味菜肴,还可“强化”和“膨化”。目前,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已把土豆列为主食,还用它来制作点心等小食品。
在我国,土豆更是饭桌上最受欢迎的家常菜了,很多人都是吃着土豆长大的,都有很多与土豆有关的故事。与其它蔬菜相比,土豆还是相对比较好保存的。因此,进入冬季,很多人的家里都喜欢多买些土豆存着,不论何时,只要有土豆,就不怕没菜吃。今年北方各地都传来土豆大丰收的好消息,市场上的土豆很便宜。前几天,在菜市场一问,每斤土豆才6毛钱,于是我们就买了一大袋放到家里厨房的地下,准备慢慢享用。可是开始的时候,土豆一切正常,但这几天却发现土豆有些发绿了,吃到嘴里总觉的有些麻。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还能不能吃。因为买的多,也没往冰箱里放。昨天早上起得早,就将剩下的土豆全倒出来放到水池里洗了一下,天哪!几乎所有的土豆都开始发绿了。没办法,只好将大部分发绿的全扔掉。有些只是部分发绿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吃。
如何避免土豆变绿
    晚上,打开电脑查了一下,还真找到答案了。
    土豆贮藏时间长了,如果保管不当,常出现发芽或部分表皮发黑变绿等现象。长芽的土豆在幼芽及芽眼部分含有大量有毒物质龙葵素。它是一种生物碱,有溶血和刺激粘膜的作用,食后常发生中毒。发芽土豆中毒的潜伏期短的为30分钟,长的达3小时,临床表现首先出现消化道症状,咽喉部及口腔有烧灼感和痒感,上腹部有烧灼样疼痛,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偶有血便。严重者出现昏迷、瞳孔散大、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对于土豆上长出的芽、发青的部位及腐烂部分应彻底清除。如果土豆发青的面积较大,发芽的部位很多,应把这个土豆扔掉。制作土豆菜肴时,应先削皮,并烧熟、煮透。家庭食用青皮土豆时,应至少削去0.2厘米厚度的皮肉,并要将发芽部位深挖,并且要将切好的土豆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以上,使残存的龙葵素溶解在水中。
如何避免土豆变绿

    在烹调时不适宜爆炒和凉拌,应采用炖煮的烹调方法!利用龙葵素具有弱碱性的特点,在烧土豆时加入适量米醋,利用醋的酸性作用来分解龙葵素,可起解毒作用。烹饪土豆要烧酥、烧透,利用长时间的高温,起到部分分解龙葵素的作用。

 

     怎样才能不是土豆发芽,避免土豆变绿呢?   
     首先,土豆一定要贮藏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一般贮藏温度在摄氏10度左右为宜,温度高了,土豆容易发芽,温度太低,土豆容易冻坏变黑。
    其次,就是防止土豆变绿。土豆变绿是由于土豆被日光照射引起的,即使不被阳光直射,但只要遇到光亮,时间长了,土豆表皮也会慢慢变绿。为了防止土豆变绿,我们在存放土豆的时候,不仅要避开阳光,还要避免遇到光亮! 
    在家里,防止土豆变绿的简易方法,就是在放土豆的时候,在土豆的上面用东西遮盖一下就可以了,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用几张报纸盖在土豆上面,报纸一方面可以遮挡光线,另外也可以减缓土豆水分的蒸发。也可以找一个不用的纸箱,将土豆放在纸箱内盖上箱盖就可以了。
 
   愿大家多吃土豆,吃新鲜的土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亲戚与亲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