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洞云梯步步惊——灵岩曲奥阶阶骇(雁荡山二)


雁荡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灵岩当为“明庭”。
“峭刻瑰丽,莫若灵峰;雄壮浑庞,莫若灵岩。”(李孝光)“路从飞鸟上头过,人在白云高处行。”王十朋。都是赞颂灵岩风景的好诗句。
把风景分为“耕牛风景”和“野牛风景”两类是英国思想家伯克干的事。“耕牛风景”是柔和、愉悦、心生爱怜的风景;“野牛风景”则是力量、震撼、心生敬畏的风景。“耕牛”清丽、婉约、秀美,而“野牛”则是辽阔、雄沉、壮美。
灵岩景区,如今开辟为两块:一是方洞景区,二是灵岩景区。二景首尾相连,一脉贯通,由卧云栈道接驳。过往介绍称二者为灵岩景区,且是要分别购票的,方洞40、灵岩50。
大龙湫与方洞灵岩景区很近,交通车先到灵岩交通车站,再转车盘桓上山,车落停方洞景区西门(西门入是一路向下,可免爬山劳累),此门也可另自费乘索道上山。从东门进景区则要攀登山阶,登山直立电梯听说是停止运行了。
方洞景区由一山峰间栈道,1.2千米,将十处景点联袂而成。方洞栈道又名“银崖天廊”,在山腰间沿天然岩层开凿而成。栈道开在雁荡山第三期流岩夹层“金腰带”上,沿途可观赏摩挲火山地质状貌。
进入西门前后,止步仰望:你可目睹山崖中间一条色似金、状如带的金带幛,夹于火山碎屑凝结的凝灰岩与火山灰堆积凝灰岩中,“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让人心生:谁将蹀躞弃山间,不做官爷要做仙的“赶脚”。
进门回首,“天根月窟”摩崖边,极目远望一座石峰,座如莲花,貌若观音,形神酷近,天造地设,一如“佛山只在心里头。”“观音大士”下,匍匐一巨鳌,首肢壮硕,凝神听经,但求度化,取名“金龟迎客”。
方洞栈道因串联起“方洞”而成名,方洞也是因洞口为方形而名。洞前栈道以前是没栏杆的,那时是:胆大的可上,胆小的可望。方洞旁有石碑:1992年台胞朱昌信先生与当地村民朱文洁同偕修建。自此,我等些小才有攀援其上一览山光水色的福气。
“天下名山僧占尽”,世上岩洞道居多。方洞为一道观,法座上供奉的是“胡公大帝”等一溜男女。我孤闻寡识,不知为何方神圣!一查,原来他是人而不是神,是北宋一位清廉有为叫胡则的太守级官员。看来,官宦做了好事百姓是会铭记在胸当神敬奉的。偶等仅能做打恭的人,做不成受人供奉的神!
濒临危崖,手抚洞前栏杆,展目崖下的响岭头村,绿草如黛,村落如带,山径盘曲,溪流潺潺。是谁挥就的水墨丹青,竟绘出如此瑶池琅园仙葩。
人的思维真是神巧。穹拱桥上,智慧泉边,一口半爿金钟吊罩在你的头上,钟钮蒲牢清晰可见,护佑其下的“佛祖脚印”。见圣迹关羽立于“关刀洞”前慌得放下手中青龙偃月刀,大喝一声,声如霹雳,磕头如捣蒜,于是,巨石崩塌,石质“金钟罩”模具立现于百众眼前。
银崖栈道,或状如靠背石椅,内是山壁外是悬崖;或形如凹槽三面石壁一面空旷,人要弯腰则身而过;或呈平过身来的“几”字形状,“几”字中间却是一裂隙杳窕,下临无地;或是刚刚凿穿的遂洞,让行过者绕过一段险境。
惴惴走过那顶端坐落在山崖尖角上的红柱白墙转角阁,来到经营在岩石峒穴深处的“铁花咖啡”室。是谁脑袋生花,得此商机玄妙,竟然在游人体疲口渴时,在这处清凉悬崖玻璃槛曲边,面对青山绿林平台上开起了这家咖啡室。可惜我不喜咖啡,也不打算在此歇脚。
赓续几步,你反身仰看崖壁上有一巨石凌空,头下翼上,形如俯冲凤凰,取景名曰“倒侧孔雀”。此刻,几只应景云燕,在其左右上下颉颃翻飞,为景造势,趣味盎然。再行两步,头顶上方就是“人面象身”石像,向前看去就是青山悠悠“送子峰”峦。
一座石阁,向西一面无遮如一扇天窗,“海狮”、“睡猴”、“观音座莲台”、“铁拳峰”,活灵活现,在你前方展开。尔等凭伢想像,按照你的辨识,给他们命上你可意的名称。
聚仙阁是个好落处。随后几天,6月1号凤凰台“铿锵三人行”主持窦文涛几人曾在此处,指点山峦,评点物状。
聚仙阁朝前,两峰崭岩之间,架长108米,宽1.08米,高192米的铁索桥。细看,两根粗硕钢缆铆在岩壁,吊拽桥体,数根钢索承托桥面,两侧镶钢框护栏,人行其上,微有晃荡,惊险而不危险。“不要急不要慌,拍张照片发个朋友圈。”在此,你可左右光顾山体峰貌,下探深渊幽谷,也可享受山风,观看鸟儿飞翔。
铁索桥东有观景台,落脚小息。伫立向南可视“小剪刀峰”和“紫霄峰”;向东将“天心亭”、“仰天湖”一览全收。
方洞与灵岩景区无缝对接,一出一进,买好门票,一抬脚就进入灵岩景区“卧云栈道”。当然,在这你也可原路返回。
跻上几级山阶,有一石质六角单檐的“卧云亭”,亭下建一玻璃挑台。抚栏放眼,周遭草木葳蕤,葱绿浓郁;眼下沟壑深谷,不见峡底,石柱山阜相拥竞秀,突兀嶙峋;转身抬眼朝上,两座山峰,前低后高,后者向北一面如刀砍斧剁、千仞陡直。
向前,栈道山径夹杂。卧云栈道如巨蟒缠绕,又同游龙出山,荡移萦纡,蠖屈螭盘;“望穿洞”有“望夫石”的一般寓意,如同“望穿秋水”般去表达妻盼夫归之意吧!卧龙玻璃栈道57米,支在山腰,架于百丈绝壁之上,无畏者如履平地,刺激兴奋;鼠胆的颤栗哆嗦,闭目面崖侧过。
卧云栈道连接灵岩景区的卧龙谷和方洞景区,卧云栈道开通于24年春节,过去为两个独立景区。它的贯通改变了传统“谷底看峰”的游览模式。客从方洞而来,在山巅观峰丛竦峙、山麓瓦舍;到山腰看陡崖岩洞、层林叠翠;下至卧龙谷,目溪水碧潭、流纹天柱。
卧龙谷山涧沼沚中有一滟滪,形状似船,有泉水从石上溢出,故名“石船神水”。此处向下崖边,便是缆绳编制的人们体会摇摆的“通天桥”。“龙口湖”乃一溪水积塘,为小龙湫源头。湖中有观音立于莲花座,右手执净瓶,左手施依印。湖口的“断肠崖”为电视剧《神雕侠侣》取景地,今成为少男绿女打卡地。
“举目霞标自一峰,峰头雾散见孤松。”在此,你在峡谷腰间,平望“独秀峰”,但见一柱方石,傲立接天,百米有余,节理层叠,风雨侵蚀与主体山体分开。栈道是从山峰缝隙中部穿过。接着下行,晴天寡水时,就只有一马尾似的水帘悠悠飘然,轻落细洒在潭陂间。雨后天晴,配上人工雾气,狂水细流各有滋味。
卓笔峰如一石笋,下圆上锐,势破霄汉。接继栈道而下,经龙鼻洞摩崖石刻碑,就是灵岩寺。灵岩寺前有高达260米天柱、展旗两峰相对而立的“南天门”,后靠百丈五彩屏霞峰,102座山峰如众星捧月环伺四周,左近有莲花洞、天窗洞。
在天柱峰到展旗峰约二百多米山顶间,有“雁荡药工巧如神,飞崖走壁踏青云”的“世界上最高的空中舞台”,高空飞渡表演。
灵岩寺群峰间有平坦山谷,幽篁丛丛,林木森森,黄墙黑瓦,娑婆世界。一阵梵声荡漾,一声般若馨音,一时万物寂静,一念六根清净。此地乃为佛国仙乡,让你生出菩提心念,走出凡尘之意。疲乏与意想,于此,驻足歇息,遣散劳乏,放飞思想,瞑目感受。
俗风末除,慧根难生,悟性尚浅,睁眼还是红尘,我还得在尘境中举步。迈步,宝塔峰前有莫言先生“名胜多欺客,此山亲游人。……”题词;高260米,形如飘扬旌旗用名“展旗峰”,倒也合情象样;“老僧拜塔”,低者是僧,出者为塔,形象并意象。“青蛙聚会”则是峰巅斜刺,峰顶蛙首,似乎你听见一片呱呱声。那山似何物,全由你心生。
雁荡山纪念徐霞客,在灵岩景区东门前树立了一尊扶须轩昂做仰视若思状高大石质立像。想必此时,旅行、地理学家徐霞客满脑想的是“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延伸:徐霞客在明万历四十一年28岁时初次造访雁荡山,
十九年后,明崇祯五年(1632)3月21日和族兄仲昭等人第二次游行走雁荡山。同年的四月第三次游览雁荡山,写下了游记。总结并描述出灵峰、灵岩、大龙湫“雁荡三绝”绝世美景!

捡到一则消息:说,明史专家王曾瑜先生据《徐霞客游记》统计:徐霞客走南行北共走25995里,其中步行16679里,为六肆%;坐船7205里,为27%;坐轿956里,占4%;骑马1255里,占据5%。不知确切,权作开胃佐料。
当你到达那座石拱“黄公桥”时,也就要走出灵岩景区东门了。
雁荡山除三大核心(灵峰、大龙湫和方洞灵岩)还有(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仙桥)五个景区,500多处景点,还有一个飞拉达岩壁探险地。
“人生岂能尽如意”、“天缘有分再来游。”游览尝味大点景区,难能面面俱全,逢点必到。食客吃货有识,纵然是八大或十菜系,尝鼎一脔,也知其类色味,不可各色菜肴品尝殆尽。游友们深知,地面海上,山河美景,那怕只是一处,不可能一次能尽览其貌,身历各处,故此,绝多人客只能择其精华,选几处代表,见微知著,一叶知秋,闻一知十;看山赏水多数情形,也只能是走马观花,看过则喜,兴味当时,事过则失,不知所以;略有兴趣闲情者,先见其貌,再究其神,深入探问,留作后来反刍回味。
乘车去游客中心,由景区车送高铁站。 温州是个吸引人的游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