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毓秀,天府四川(十)堰渠调江水润泽绘蜀川


去一地参问访观,我习于或喜欢将巡览地相关的知识点梳理查阅一下。照此,去都江堰时就将脑海中些微的古代水利工程记忆碎片,对照相关资料,将其扒拉出来罗列一下。
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芍陂、郑国渠、灵渠、都江堰,或是芍陂改换为它山堰。也有将京杭运河和坎儿井列入其中的,成五大或六大工事。按修建时间由前到近排布在下:
芍陂又称安丰塘。位于今安徽寿县南。芍陂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引淠入白芍亭东成湖,东汉至唐可灌田万顷。
京杭大运河是春秋时期吴国为了北伐齐国开凿,隋朝时对运河再新开凿、完善。它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开凿最早的人工河道。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
郑国渠兴建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劈山营修,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韩国本是设计用开此渠拖累秦国,然偷鸡不着蚀把米,反襄秦国强大,加速秦翦灭六国步伐。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
坎儿井始修于西汉,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分布于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它山堰是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海曙区鄞江镇。唐代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县令王元玮修建。
水利部2020年公布我国“历史治水名人”有:大禹、孙叔敖、西门豹、李冰、王景、马臻、姜师度、苏轼、郭守敬、潘季驯、林则徐、李仪祉。12人中,我将认为成效突出对后世影响大的几位简约推介而下:
大禹(约前21世纪)生于蜀地北川,殒后葬在浙江绍兴。中国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是中国最早治理大洪水的领袖人物。他改堵为疏导取得了成功。他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为人所传颂。
孙叔敖(前630-前593)楚国期思(今河南信阳市淮滨县)人,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芍陂工程的始肇建者。
西门豹(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魏国(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水利家。主持修筑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
李冰,秦昭王灭周后(前256-前251)任蜀守,领导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其中最主要的是都江堰工程。
郭守敬(1231-1316),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修浚西夏境内的古渠,更立闸堰,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通惠河段。
潘季驯(1521-1595)明朝浙江湖州人,治河专家,“束水攻沙”提出人。四次卓有成效主持整修黄河水道。
郑国战国末期(生卒年不详)韩国人(今河南新郑市),虽不在12人名单中,但其因是郑国渠的设计领建者,不得不让人高看一眼。
另六位是:王景东汉山东即墨人、马臻东汉陕西兴平或浙江绍兴人、姜师度唐朝河北大名人、苏轼北宋四川眉山人、林则徐清代福建侯官县人、李仪祉清末民初陕西省蒲城县人。他们曾对当时我国的水利建设做出过重要功绩,然却不于上头七位招眼显赫,而苏轼与林则徐等大有名望却因是在文辞或为官当政以及个人品行上出类拔萃、超尘拔俗而传名于后世的。
言归正传。
3月2号起床特早,5:50就有小车将我从宽窄巷子锦江店,送到太升桥建筑医院前三角路口。稍等与其它几百号人、十多部大巴车一齐发往灌县都江堰。
“山水入怀、生活道场”。灌县就是现今的都江堰市。灌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城山、都江堰、南桥、文庙、西街、水利府、杨柳河等还记录着当年的繁盛和喧闹。
8:30我们先被安排去了老城文庙殿魁星阁,观赏川剧变脸绝活。随后,步过文庙街、依着杨柳河、擦过古县衙、远眺了宣化老城门,遥目中国层数最多——十七层密檐式六面体且稍有倾斜的砖砌“奎光塔”(中餐时车过沿途只少又见三处古塔。如西蜀塔——因在赵公山下而又名财神塔),之后,坐上景区交通车,来到南桥。
南桥起建于清末,累毁数修,原名“普济桥”长133米。现桥是1979年修葺的,长45米,宽10米,5孔。桥廊上施彩绘、彩塑、书画、楹联34副,赤柱朱槛、雕梁画栋,被誉为“水上画楼”。
南桥让惊美和目艳的是那堰桥下澎湃磅礴、清澈澄碧的江水。那种早年前目视过现仅存于记忆中的晶莹渌透的波澜。九寨黄龙的水,无人不称其美吧!可它却了少了这条内江的激情、朝气和灵秀,也少了滋润、膏泽大地和物种的惠利。“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九寨黄龙彩池瀑水多是养眼悦瞳,而这股清丽的江水还能洗心革面涤身。他带着雪域岷山的清泠、携着川西北藏羌马尼堆风马旗的祈福,经由都江堰的调配而普济千顷良田和亿万生灵。
伫立桥栏或观瞻或拍照,那股带着湿润清凉的河风水汽朴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体态愉怡。
南桥南头右边是离堆公园。离堆公园是参观都江堰工程游客通道,也是建置造立诸多历史人物雕像并兼具栽种稀有植物、休闲多功能的园林。游人经过“世界遗产碑”“琴台”“古椿园”“卧铁•杩槎”,步入“堰功道”,可观“阿尔泰像”“神龟池”“章仇兼琼”和“诸葛亮”塑像。堰功道顶端就是“伏龙观”。
伏龙观又名老王庙,因李冰降伏孽龙的传说而得名,为纪念李冰的庙宇。伏龙观坐于离堆上,三面悬绝,一面用42级宽31.5尺的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伏龙观后有碑亭和观澜亭。
绕过伏龙观,走过中段蒲阳河小索桥,就身置于飞沙堰“一千万亩纪念碑”跟前。
李冰是公元前256到251年任蜀守并修筑都江堰的,生卒年不详,出生地主流的说法有两种:山西或陕西。李冰在蜀除筑建著名都江堰外,“识齐水脉”只少还发明凿井汲卤煮盐法,还开通了川蜀与云南的五尺道等功绩。造福于川域黎民苍生、山泽物事。
“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拚”。公元前,如王翦、白起般能成为战神,应是自幼读兵书、习战略的结果;大禹、李冰们未能系统学习水利工程理论,他们却能控水调流,与自身的悟性和经历相关,应是自身善观察、勤思研的成效。
岷江流至都江堰,地势由高山峡谷突变为平原,河床陡然开阔,水势趋缓,此地位于呈扇形伸展的成都平原的顶部。李冰因势利导巧妙利用都江堰地处特殊地形、水脉和水势,遵循河床弯道的水流规律等流体力学原理,鬼刻神劖、匠心独运,以蜀地盛产的竹、木、卵石为主要材料,创造性运用四大传统水工技术——竹笼、杩槎、羊圈、干砌卵石。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原则,管控调配岷江河流,造福惠及众生万物。
宝瓶口是将玉垒山的部分山体用“加热浇水法”凿开的楔形山口,长40米,底宽17米,丰水期上宽23米,起“节制闸”的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宝瓶口西侧伏龙观后是离堆,而蒲阳河与金马河交汇处便是飞沙堰。
飞沙堰作用是分配内江的水量使多余的水从飞沙堰自行溢出;特大洪水时,它会自行溃堤,让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它另一作用是“飞沙”,将岷江挟着大量泥沙石块通过水流离心力抛向外江,起到清淤滞、排沙石的功效。
凝视而深望过离堆和宝瓶口,我等乘坐景区内电瓶车,越过飞沙堰后的桥梁,驶过“人字堤”和“金刚堤”,来到“分江亭”面前,走上几步就濒临“笼石杩槎”边,
鱼嘴的“四六分水”将岷江一分为二,西边外江叫金马河是自然河流,宽而浅用于泄洪;沿山的东边是内江窄而深,人工开凿,导水流进入成都平原。枯水时水量内江六而外江四,洪水时则相反。
都江堰的三个主体工程宝瓶口、鱼嘴和飞沙堰,辅以百丈堤和人字堤等附属工程,相互协调,共同实现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功能。
观览领会鱼嘴的奇巧妙作,游水江涛,返回合江亭,走上了这座被誉为我国五大古桥之一的安澜索桥(另外四座古桥是:广东的广济桥,福建的洛阳桥{2021.4去过},江苏的宝带桥,陕西的灞桥)。安澜索桥古名“珠浦桥”,宋改名“平事桥”,明末毁于战火,改用渡船,清朝时有一何姓的西席,带头募资,再建此桥,故有“夫妻桥”名,现桥以混凝土为桩,以钢索捧托木板桥面、侧穿翼栏,长320米。
安澜索桥东北端是玉垒山,拾级登阶,循坡辗转,可观看近览堰功亭、崇德阁和二王庙,再经圣母元君殿、财神殿、李冰殿、三官殿、霞楼等,然后,乘坐步云廊电动扶梯,抵达玉垒阁。
据非官-方不完全统计,当今国人供奉最多的神仍是财神。细细想过就是,只要你稍作留心摊铺商家,在店内正方门额处或某个显要处都设着神龛,电蜡烛上敬着赵公明,或是范蠡、关爷、比干甚至还有土豪沈万三等等。
赵公明成道于终南山,后云游于蜀地都江堰赵公山即“大面山”修炼,最终辟谷羽升为财神,成为国土第一位正财神。于是,蜀国在都江堰赵公山筑修了“赵公祖庙”、在青城山巅营砌了“财神庙”,在这玉垒山当然理应要修建一座“财神殿”以应光景并满足玩客路人心之所求!
二王庙落错于玉垒山西麓,是纪念治水功臣李冰父子的庙宇。原名是望帝祠,后更名为崇德庙,宋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改称为二王庙。二王庙有主殿三重,配殿十六重,凭山依势,层叠错落,非中轴对称建制。因是匆匆而过,更无时暇仔细琢磨,又不想拾人牙慧,带过!
于临近步云廊时,朝对面山脚下看去,但见扶梯十多层叠叠摞摞歇山式古建筑长廊顶,如鱼针刺似船龙骨,还是有些古雅美韵的。但要是花上40米乘坐长128米高差56米的电动扶梯,掏腰包时就有人说是不值。好在我们是团体票,直接上就没心痛的感觉了,过“妙趣天成”门楣匾,几步栈道我们来到了玉垒阁的面前。
玉垒阁是座七层六角形仿古阁楼,高46米,都江堰标志性建筑。登临则面西南可俯瞰都江堰工程及赵公山,向东北灌县古城则尽收眼底。
不得不说,近些年造建的仿古塔阁庙观,比起那些仅存的民国清明以前的构筑,恢宏而高敞,辉煌而艳巧,加上科技灯光,更是强固而华丽,轩昂而精绮,让人生出豪奢放逸之心,注目在华建丽构之上。然而,总感觉少了厚重和底蕴,少了文化洗炼,缺了点岁月风雪的打磨,精神和灵魂就不那么显现和瀚灏了。

都江堰有太多的可供观看留步的地方,我仅用半天的时间,仅仅在几处至要显名之地跑马观花,快进浏览一遍,好在有网络有诸多的信息渠道,去弥补想知而未知的疑点,了却一览而不尽美的憾叹!
有人说得好,你留下的遗憾就是下次再来的理由!
再见都江堰!再会岷江!好在,我门前长江流过的水,有你的身影!
12:00去用餐,再转去青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