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是一种心态,一般人都有浮躁的时候,主要表现在欲望驱动时的急功近利,形势判断上的盲目乐观,遇到挫折时的自暴自弃等等,往往情绪波动大,或喜形于色,或愤懑不平,还经常因此而坏事。
通常讲,浮躁是在条件不充分情况下的急切冲动,比如《三国演义》中马谡请缨守街亭就是个典型,他长期从事参军角色,不甘寂寞,迫切希望建功,明显带有浮躁的成份,所以孔明当时犹豫不决,但见其自立军令状,态度异常坚决,也只好勉强同意,以致后来大败,为此诸葛亮被迫唱了空城计,全军退回汉中,其根源,就是马谡一人的浮躁心态断送了全盘战局,自己也把命搭了进去。
浮躁还表现在虚荣方面,有的朋友面对一个表扬,或者一次微不足道的成功,会得意许久,甚至忘乎所以自命不凡,当然,必要的兴奋可以调节心情提升信心,但过分在乎这些东西的害处更大,造成的问题也会更隐蔽,如果长期处在自我肯定的状态下,缺乏必要的客观,那就不叫自信了,而是不切实际的自负,是极不成熟的自我评价,这样的人表面很傲气,实际内心非常脆弱,经不起一般的指责和批评,更不要说经历什么风浪考验了。
从根本上看,浮躁是一种浅薄的表现,有句话叫“满瓶不动半瓶摇”,真正满腹经纶的人往往是平静的,即使荣耀降临或危险出现,也会处变不惊理智对待,体现出驾御局面的稳重和淡定;反观一些水平不怎么样,却总想表现自己的朋友,因为底气不足,能耐有限,三板斧一过就没了下文,特别是在复杂持久的问题面前,由于缺乏足够的本领和稳定的耐心,说话办事“虎头蛇尾”就在所难免。
生活中,浮躁现象非常多,比如工作上不顾实际争强好胜;学习上不求甚解夸夸其谈;事业上好大喜功不讲实际等等。浮躁如同无根浮萍,华而不实与事无益。
培养冷静客观看问题的习惯, 沉住气, 多充电,
少表现,才是降低浮躁发生率的有效办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