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木桥梁结构稳固探究
(2011-12-07 13:05:13)
标签:
杂谈 |
研究课题名称: |
轻木桥梁结构稳固探究 |
||||||
设计者姓名 |
韩剑雄 |
所在学校 |
南海中学 |
||||
所教年级 |
高一 |
研究学科 |
信息技术 |
||||
联系电话 |
15363095283 |
电子邮件 |
jianxiong2@21.com |
||||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
|||||||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3、课题介绍
1、
2、
3、
4、
5、
6、
|
|||||||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
|||||||
(一) (1)了解目前我国桥梁的现状 (2)能够看明白桥梁结构的特点 (3)模拟出桥梁的基本模型
(二)
(三) (3)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4)通过桥梁坍塌事故增强社会责任感。
|
|||||||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
|||||||
|
|||||||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
|||||||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
2、
3、
4、
5、
6、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1、
2、
3、
4、
5、
6、 |
|||||||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
|||||||
(1)
(2)
(3)
(4)
(5) |
|||||||
六、资源准备 |
|||||||
1、
2、
3、
4、
5、 |
|||||||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
|||||||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起止时间 |
||||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
1、
2、 |
1、
2、 |
1学时 |
||||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
提出和选择课题 |
通过案例讨论出可能的课题 |
引导在讨论中选取课题 |
2学时 |
|||
成立课题组 |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成4人研究小组。 2、小组成立以后,选出组长。讨论制定学习评价量规。 3 各小组明确自己小组的研究的模型结构 |
1、协助学生进行分组。 2、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3、制定合作学习评价量表提供给学生。 |
|||||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
1、各小组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工。 2、制定研究活动计划,活动时间、细化活动内容,预定结果 |
1、协助学生进行分工 2、提供一定的知识解答。 |
|||||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
1、学生按照分工各自做好自己的工作。 2、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 3、整理这些信息 4、设计出桥梁结构的草图 5、根据草图建立模型 6、测试模型的稳固程度 7、学生对每一项活动过程做好详细规范的记录 |
1、提供学生活动以及查找资料的场地。 2、给学生讲解各种结构的利弊,方便学生选取合适的结构。 3、跟踪各学习小组的进行情况,保证活动能够顺利完成。 |
4周 |
||||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