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说《幼学琼林》之三十七:蛮方黔地

(2014-09-01 20:47:08)
标签:

股票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国学

乱说《幼学琼林》之三十七:蛮方黔地

乱说《幼学琼林》之三十八:蛮方黔地

整理者:山东-碧水、广东-向梅、浙江-笑笑

-----------------------------------------------

贵州省近蛮方,自古名为黔地。

贵州在中国西南。东边是湖南,南边是广西,西边是云南,北边是四川。属于云贵高原的一部分。中国的地形整体上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通过河流的流向也能判定出这样的走势。云贵高原的地形与整个中国的地形走势一样,西北高东南低。

贵州的地貌大致有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以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可以说,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没有平原,就不会有发达的农业;没有发达的农业,就不会有发达的经济基础。贵州一向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贵州也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南方主要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差不多是在贵州境内发现的。早在24万年前,贵州境内就有人类——“桐梓人”、“水城人”、“大洞人”、“兴义人”、“穿洞人”、“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观音洞人”居住和生活的痕迹,这说明贵州人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丰富的远古文化。

春秋时期,贵州境内有牂牁(zāngkē)古国。牂牁国是春秋时期我国南方的一个大国。春秋后期,牂牁国开始衰落,被渐渐兴起的夜郎国取代,战国及秦汉时期,贵州大部地区都属于夜郎国的辖地。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故事,记载于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意思是说:汉武帝为寻找通往印度的通道——这一条通道后人称之为“第二条丝绸之路”,使者到达了滇国,也就是现在的云南。滇王问汉使:“汉与我谁大?”后来,汉使途经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同样问题。后人便以“夜郎自大”喻指狂妄无知、自负自大的人。其实,滇国与夜郎地处偏僻,交通受限,信息滞后,急于打听山外世界,也不为过。

之后汉武帝听取了回来汇报的使者的建议,开发西南夷,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将夜郎国划入版图。

其实夜郎国也有其自大的理由,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也就是说,在当时的西南地区的部落中,夜郎国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是最大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三个神秘的古国:一是夜郎古国,二是在沙漠的楼兰古国,三是在云南的大理古国。这些古国具体在哪里,为什么消失,都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确切的定论。

夜郎国从战国后期兴起,到秦汉与中原有一定的联系,它存在了约300多年,其文明在西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汉开发西南夷后,在巩固国家统一的大战略中,它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南方和西南方分设了巴郡、蜀郡、黔中郡和象郡。现在的贵州大部分属于黔中郡,部分地区属于巴郡、蜀郡和象郡。到了三国时,西南大部地区属刘备的蜀汉政权。唐朝在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从秦朝设立黔中郡,到唐朝设黔中道,贵州的历史离不开一个“黔”字,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成语“黔驴技穷”,就出之于唐代柳宗元作品集《黔之驴》。意思是说:黔中道这个地方原本没有驴,有个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到这里,运到后发现这头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养在山下,山上有一只老虎见到它庞然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并躲在树林中偷偷看它。稍后,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十分小心谨慎。一天,驴一声长鸣,老虎认为驴子要咬自己,害怕得迅速逃走了。后来,老虎又仔细观察它,认为驴子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也习惯了驴的叫声。老虎欣喜,原来驴的本领不过如此!于是扑跳过来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这就是“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成语的来由,成语里的“黔”就是指贵州。

到了宋朝,当地的土著首领普贵在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记载“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 “贵州”的最早记载。后来贵州简称为“贵”,一种说法是说因为贵州境内有贵山,因而得其名;一种说法是宋代设矩州,当地语音“贵”和“矩”难分,故也写做贵州,取其中一字,所以简称为“贵”。

元朝,普遍设置宣慰司。主要有: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等。到了明朝,在贵州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明代是贵州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朱元璋针对战乱之后经济凋敝的情况,提出了“安养生息”的方针,更加重视对贵州地区的统治。为巩固西南边防,大批军队入黔,屯田驻军,随之大量移民的流入,给当地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及文化,对开发贵州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政治上讲,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在贵州的历史上,有两个人物不得不提。一个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王阳明。王阳明又叫王守仁,虽然他不是贵州人(是浙江人),但他与贵州有一段不解之缘。明朝正德年间,时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因得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贬为贵州龙场驿做驿丞。

王阳明在贵州仅仅三年,但对贵州人来说,是一大幸事。王阳明在这里创办了“龙冈书院”,首开贵州书院讲学之风。他对学生提出了“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四条规定,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以致用”的精神。王阳明的治学理念,不仅让贵州学子受益匪浅,同时也影响到了后来的莘莘学子,他的学说对于解放读书人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还有一个人是清朝的张之洞,他是纯粹的贵州人。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他提出来的。洋务运动对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他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奠基人。

贵州由于地形地貌的特殊性,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当然最著名的怕就是黄果树瀑布了。

省城贵阳在古代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现在,这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依山带水、风光旖旎的城市,是避暑旅游的好去处。

               《幼学琼林》的购买地址:非常老师的小店  

为什么要出蒙学系列经典读物

小朋友如何学国学(上)

小朋友如何学国学(中)

小朋友如何学国学(下) 


时间:201491日上午

欢迎朋友们加入免费公益群学习

QQ群(群号:150347011YY群(群号:5544410,频道号:3204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