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基督教里的迷信—修直主的路—张弓剑
一本牧者不可错过的书,一本领袖必读的书!
一下就被此书吸引了,请听:世人为什么不用祈祷,就能把黄赌毒传播到每个角落?为什么有许多产品仅仅短短几年推出市场,却比福音的传播更有业绩呢?这样的质疑把我带到作者那里,同他一起对基督教现状进行思考。
苦行修道:我曾经很羡慕别人能长时间跪祷和早起晨更。在这里张弓剑指出如果是只重形式,而不重果效,甚至追求、崇尚不分青红皂白的受苦、甚至求苦难,这种做法同天主教实行鞭打自己治死肉体的禁欲主义在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但这并不是信仰,而是宗教迷信……。
见证:作为基督徒有没有把十字架、圣经、作为护身符的情景呢?有没有很爱听“见证“甚于听道呢,有没有这个见证很灵验,很有能力的想法呢?我有。作者指出见证的真正含义是:见证圣经教义的真实性。我很感谢看到这篇文章,因为圣经告诉我们末世会有许多假先知,冒着基督的名,也能行神迹奇事,但是目的却是要引人误入歧途,毁坏人的生命。愿我们警醒,不要受宗教迷信“灵验”的迷惑。
遁世避隐:信主几年来,其他非教会组织的活动很少参与,每天就是看《圣经》、祈祷,学习技能,认为这是“亲近神”。张弓剑一针见血指出:这种宗教式的“安静”,是魔鬼欺骗基督徒,不敢面对世界,不能成为“世界的光”,而且使我们只专注自己的“生命”、独善其身,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而忘记了我们的主要使命:使万民作主的门徒。这同异教的独善其身、修心养性没有分别?我对此确有同感,自己也特别歉疚,平时工作学习与外人打交道时就较冷淡,倒还不如有些不信主的人,性格热情,多有热心,能给别人以实际的帮助。我们必须改正,圣经里所说的不冷不热的基督徒恐怕就是这样的。没有行动、或太少付诸于行动,爱自己的“生命”过于爱他人灵魂的基督徒,不管他看了多少《圣经》,聚了多少会,多么亲近神,都只是在宗教里生活,而没有切实地把自己的信仰实践在自己的生活中。
宗教色彩的各种仪式:你有没有过平常不太愿意来聚会,但一听是掰饼聚会,无论如何,远远都要赶去的光景呢。我们是不是落入仅喜欢聚会的宗教气氛中呢,此处特别提倡聚会可以有多种形式,“我们要用百般的智慧将神的话表达出来,既然要百般的智慧,就必须是生动的、活泼的、多种方式的。打破一直以来,由于受宗教观念的影响,使主内的聚会不外乎就是沉闷的、肃穆的气氛。这个观点令我大大地震惊了。作者还说,慕道栽培是需要的,但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受浸的条件,那就违反了圣经。为什么我们要设立诸多的条件,才允许他人做承认耶稣为救主的见证呢?让立志归入基督的人,尽快受洗。这一观点我想会引发主内的弟兄姊妹讨论的,如果人的观念阻碍了神的道,真是求神怜悯,愿更多的人有机会得救。
我特别要提到作者对祷告的认识。因为我发现自己正在逐步陷入他所说的十分错误的地步,但自认为还非常的属灵。作者举例说,有人作如此的祷告:“神呀,有许多人在吸毒,求你去拯救他们。”打发神去拯救,但自己却从来没有打算去帮助这些人;又比如“主呀,谁谁有这样这样的问题,你快去帮助他们吧……阿门。”这样祈祷过数次之后,就心安理得地等候事态的发展,就算是翻了天也不关自己的事,因为已经交托了神,这就是神的事了。还振振有词地说:“有信心的祈祷就是不加上人为的工作。”或者说:“神会负完全的责任的”。
作者指出宗教式错误的祷告形式:
1
只讲形式:如跪着就比躺着好;时间长比短好;早比晚好;作者说他现在更理解耶稣深夜、通宵祷告的状态,是被圣灵引导、摧促、感动下,而作出的祷告,而不是以人为定规、组织出来的。
2
祷告词是仪文式,非自然的流露:作者认为神赐给了我们同他享有多重的亲蜜关系,为的是使我们享受到他各种的爱。所以我们的祷告可以用生活化的语言。
3
以祈求代替了祷告:如果基督徒的祷告只有祈求,不寻求神的回应,就是将宗教化的祈祷观念便带到基督教里来。作者把我们带到籍着祷告,寻求与神美好关系的境界里:你享受过师生关系的那种求问吗?正常的祷告应该是双向的、交谈式的、有回应的。神不仅只用一种方式向人说话,不仅只在灵里向人说话,而是用千变万化的方式向人说话。神可以透过听道、交通、闲聊、批评、甚至外邦人的话语,给我们有扎心、启发、感触、提醒……凡对于我们有造就、积极意义的话,都是从神来的。神还会透过环境、大自然、苦难……向人说话,让人懂得一些教训。特别是圣灵的感动,这往往就是神向人说话的一种方式,这并不神秘,也不须苦修,只要你与神的关系良好,你的心柔软敏锐,是很容易收到圣灵的感动的。
4
如前面的举例,借祈祷推卸责任,没有与主一同作工:所谓完全交托,就是将小事到又大又难的事摆在神的面前,让他赐下属天的智慧、办法、策略,好使我们迎刃而解,也就是说,我们仍然需要去做。
最后作者让我认识到真信仰和真敬虔就是看他行了多少道——如何爱人如己、如何爱邻舍、如何爱仇敌。遇到弟兄姊妹、邻舍有困难、灾区有灾情,我们有没有伸出援手;看到别人有危难——有人遇到强盗、溺水、火警、车祸等,我们有没有挺身而出;遇到教会里的嫉妒分争,我们是用什么态度面对的;遇到社会不公、坏人坏事,我们有没有站出来尽到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们很少人是以这样的表现来衡量一个人的敬虔的,因为我们以为或下意识地以为,敬虔就是谨守宗教某些规矩礼法。而真正的敬虔是以生命来作标准的。不要以为,你平时对于神的话漫不经心,到有事就想用下跪的来打动神,就可以“逼”神赐福你了。不,神并不会被这种“虔诚”所欺骗,下跪算什么?就是很了不起的虔诚吗?神喜悦的不是这种徒有外表的虔诚,而是听了他的话就去行的人。
书里作者还提到了许多问题,还是留给大家一一去探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