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汉语教学法

标签:
文化365教育 |
分类: 对外汉语 |
NO.1
文化吸引原则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再加上电影视频网络的宣传,这些对于汉语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意中国文化知识的联系,选取一些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的话题,像书法艺术、饮食文化、历史典故、风景名胜等等。汉办志愿者出国之前都接受过民族舞蹈、太极拳、剪纸、书法等培训。
老师可以适度的开设才艺课。书法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充分利用国家汉办发给志愿者的资源包,课堂教学容易操作。不仅可以练习汉字的笔顺,锻炼学生的耐心和定力,更能体会汉字的魅力。再者,清晨可以教授学生打太极拳,强身健体,增进师生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对比讨论中外文化的异同,比较不同文化习俗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这点要适可而止,避免冲突和敏感话题),扩展学生的视野,思考课堂内容的文化性质和深度。
把文化才艺引入到语言学习当中。有利于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培养汉语思维。情景法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很重要,应把学习内容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课文的相关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分角色进行情境表演。扮演父母与孩子,老师和学生等等。像预先准备一些既与课本里的内容相对应。
或是生活中真实语境的题目。如:坐飞机,购物,吃饭,学校报名,旅行,医院看病等。让学生进行讨论,安排角色和对话。并制作成小剧本进行表演。这种角色扮演游戏,为学生模拟了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也让他们有自由发挥和运用语言的空间。
例如,《一张药方》,教师在讲授课文前首先进行了导入,向大家展示医生看病的图片。并且,向大家介绍了背景,地点是在医院。人物是医生和小明,随后,教师领读课文,让学生分角色进行情境表演。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小明怎么了 ?(2)医生怎么说?(3)医生开了什么药方给他?由学生进行回答。通过简单的情境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NO.2
寓教于乐原则
1、游戏法
使学习者掌握汉语普通话标准、正确的发音及语音系统。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将语言各个要素综合学习练习。寓教于乐式教学是汉语教学中的新尝试,尽可能的给枯燥的语言学习增添一些乐趣,其中游戏的选用是个重点内容,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筛选适合的游戏。
这要求教师针对学习者的情况,思考学习者会接受哪些游戏的方式、进行游戏必要性、是否会对学生的实际交际或语言技能知识产生一定的帮助等问题。让学生充分使用和利用了汉语。把教、学、趣有机结合起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同时还提高了教学质量。最终为汉语学习者服务。
2、拼音教学趣味性游戏
初级教学中拼音的学生,他们适用于动手能力较强的游戏。
“找朋友”游戏,将所学的生词制成卡片,让部分学生拿着学过的生词。另一部分学生手持相对应的拼音。在教师指定的时间内,一对拼音和生词要互相找到对方并击掌表示游戏完成,例如,小明手里有汉字:体温计、温度、打针、药方。小方手里有拼音:ti wen ji 、wen du 、da zhen、yao fang,拼音和汉字是相互匹配。
拍“蚊子”游戏。用硬纸片做成蚊子拍,一组分为四个人或者五个人。给每组发一个拍子。老师在白板上写出学过的拼音或者生词,听到老师念出以后。两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用拍子击中白板上相应的答案。每个小组成员一次轮流交替击打。比较小组之间击中的次数,数量最多者胜出。
找出“消失的汉字”,反复读生词,在学生对生词充分掌握了以后,在黑板上写出已学过的生词,在所学汉子中间空出一个字或者两个宇。让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填出空缺的汉字,填写正确数量最多者为赢。以此类推,三组成员分别填写。正确率高的那组获胜。此外,汉语语音学习中,一个学生用肢体模仿声母或韵母的形状,另一个学生猜是什么拼音,或把拼音声韵母顺序打乱让学生自己组合如"an l u" "luan"。
3、汉字教学趣味性
汉字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组织同学们进行“笔顺接龙比赛”。
具体做法是:把学生分为两组,交替在白板上写汉字,每人各写每个字的一笔。教师要求学生写成语或短语。如写“守株待兔”这一成语,则由第一组第一个人先写这四个字中每个字的第一笔,再由第二组第一个人写第二笔,以此类推。四笔都对者得 1 分,如不会写,写错或多写者不得分。中间若有人出错,指出错误并用红笔代写。这样可以加深印象,改正错误。写完 2—3 个成语即可结束比赛。这可以训练学生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
教师帮助学生把发音和汉字对应起来。进行强化记忆游戏。
基本做法:教师事先把要学习的汉字和读音写在黑板上。讲解意义以后,让学生默记并笔划汉字2分钟。然后擦去黑板上的内容。教师提问学生刚才学过的词语。让学生在白板上写书汉字。学生利用短时间去速记所学的生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中级汉语学习趣味性
汉语程度较高的学生,可以采用调查类游戏。
如每个学生设计一个调查表,内容由课本的内容来定。例如,以“中国和国外饮食的差异”为题,调查内容包括:中国人喜欢吃米饭和面食?外国人呢?等等。让学生询问本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后。做出总结,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并写成调查报告。这样的游戏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
课堂展示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学之间的相互分享使他们在游戏中有成就感,缓解了紧张,活跃了课堂气氛。实践证明,采用恰当的游戏作为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他们学得主动,也让师生关系更融洽,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掌握所学汉语的教学目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6/b1bba4f1fc1645739179c18c9b863efe.jpeg
NO.3
互动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效果显著。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融合任务式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会话和讨论的话题,布置相应的语言交际任务.使他们通过参与和互动的方式学习并掌握语言知识。
可以选择日生活场景,比如,旅行外出、买东西、在餐馆等生活中的场景,还可以选取不同的授课方法.像分组讨论、辩论赛、演讲等形式,又或者播放视频资料,写观后心得等等,内容安排得丰富而灵活,形式各异,把握课堂节奏,重点突出。
常见的互动形式有:
1、师生角色互换。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是常见普遍题型,学生回答老师事先已布置好的问题,来测验所学阅读内容的掌握程度。我们在此基础上置换师生角色——学生提问,老师回答,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并认真思考问题的设置。锻炼其汉语表达能力。具体做法如下:在学生完成“根据课文回答问题”训练后,学生根据阅读材料提出新的问题,不能与已有问题重复,然后是提问教师;教师对学生所提问题做回答,针对学生提问时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语序等正确性做评价。对于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恰当的鼓励。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2、师生接龙游戏。
针对所学课文内容的训练,以师生问答接龙形式进行练习。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又训练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教师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个问题,指定一学生进行回答。回答后该学生(学生甲)再向学生乙提另外一个问题。学生乙回答后再向学生丙提问……以此类推循环往复。
3、儿歌记忆法。
利用一些简单、通俗易懂的儿歌朗朗上口的特点,将对外汉语教学与其联系,可以使教学更加的生动化,趣味化。如: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左一咧,右一咧,一咧咧成三瓣嘴。再像手拉手,小朋友,手拉手,一个带着一个走,围个圆圈像西瓜。这类儿歌帮助学生加强记忆,小孩也喜欢这种形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易学的绕口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纠正我们的发音。还能活跃课堂气氛,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一个区分“四”和“十”的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学生会觉得十分的有趣,从语音上明显区分了两者。纠正了汉语的发音。随着趣味教学法在对外汉语中的引入。学生已经对传统模式的模式化教学感到厌倦,趣味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推广俨然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也需要教师进一步更加深入的探索,找到更多可行的游戏的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
NO.4
新媒介的介入原则
1、体态语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时刻关注老师的一言一行。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即使抓回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过运用手势、表情、动作等非语言手段调节课堂氛围,让课堂活泼有趣。体态语在活跃课堂气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初级班的学生对教师的语速较慢,利用体态语,在对学生下达指示时,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有一种直观感受,也调节课堂气氛。例如本人在初级汉语课堂上经常利用眼神请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手伸直(手指并拢)掌心向上请学生作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与尊重。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鼓掌以示鼓励,这样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2、对话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放在课堂上,也可以创造实际语言情境。教师在课堂中反复训练对话,使每个学生理解并且可以交际后,带他们去实践。在会话中不仅学习了生词,而且充分发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增加了他们学习汉语的信心。除此以外,调查访问、分角色表演都是初级阶段会话练习的好方法。
此外,初级阶段也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汉语成段表达能力。复述能力的培养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比如,例如抽请个别学生读课文,可以分组读课文,也可以分男女生读课文。把文章中的会话句子写在卡片上面,每个人随机发卡片,然后大声读出来,按照句子的顺序让学生站一排。所有卡片句子按序组合成一段话。熟练的读几遍,让学生尝试着复述。
3、图片的应用。
调查研究表明,视觉性的图片更刺激学生的大脑,启发他们的想像,加深记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26/17f68f7a735a43ea9c144b918caf6aa5.jpeg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课堂教学形式单调,气氛较为沉闷,内容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很难长久保持。特别是国外普遍认为汉语难,长久的心理暗示导致学习中产生畏惧和排斥的心理。
趣味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还不是很普遍,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语,消除课堂中的紧张感,逐步接受老师的教学思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汉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体现在课堂活动和教学过程上、教材的选用到课堂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以及教学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