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背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标签:
365教育文化杂谈 |
分类: 教学札记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2、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3、情感目标
感受父子情深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2、体会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聚焦式描写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PPT
欣赏图片《为儿子打伞的父亲》请大家描绘一下你看到的画面,有怎样的感触?(生答)同样也是一个父亲的背影,却感动了近一个世纪的人们,(出示PPT
二、回顾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请一位同学用一句话概括朱自清先生《背影》的主要内容。
要求:人物+事件
三、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PPT 3出示学习目标)教师予以解读
四、新课学习:
1、设疑:有专家建议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去《背影》,原因是文章中父亲买橘子时穿铁道、翻月台的行为严重影响交通规则,同学们怎么看?(生各抒己见)
明确:不能删,因为体现了父爱
2、从文章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父爱?(PPT 4)
提示:人物描写的角度(动作、外貌、语言等)
明确: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
3、请问: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PPT
4)(学生指出句子后,师生共同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明确:这是在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
明确:担心儿子路上口渴,对儿子体贴入微。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明确:父亲担心儿子是否平安到达。
(5)“进去吧,里头没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明确: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
4、讨论:父疼子,子爱父吗?父子关系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讨论后回答)
明确:起初,子不理解父,觉得他“迂”、“说话不漂亮” ;
后来,子理解父爱,望父背影,感动流泪。
5、品读“望父买橘”背影:(听读感悟父爱)(PPT 5)(视频1)
明确: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PPT 6)
(1)父亲的衣着:(让学生齐读课文)“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描写父亲的穿着突出了什么颜色?(黑色)为什么突出黑色?(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父亲穿得朴素,却给“我”座位上铺着紫皮大衣,浓浓父爱的体现。
(2)父亲走路的姿势:(让学生齐读课文)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行路艰难。
(3)父亲的动作:这个句子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
(“攀”、“缩”、“倾”)
“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明确:写作方法:聚焦、特写
6、文中共提到“我”几次流泪?
明确:四次流泪
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的泪
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感伤的泪
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怀念的泪、自责的泪
五、
你的父母一定也给你留下了很多感动的瞬间,也许是一个动作、一个背影、一个眼神等。请仿照本文聚焦的写法,给你的父母也来一个最令你感动的特写画面。
欣赏沙画《父亲》,回想父母给的感动,写下50-100字的文段。(视频2)
六、本课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饱经忧患的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万般体贴关爱。“父爱如山”
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表示你对他们的理解,对他们给予你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
七、板书设计:
望父买橘,艰难背影
父子离别,惜别背影
含泪读信,再现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