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泪湿海棠花枝处

(2022-10-15 14:44:51)

说到古代的女词人,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李清照。其实,在北宋还有一位才女与李清照齐名,她就是宰相曾布的妻子魏玩,后世称“魏夫人”。朱熹曾说“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李易安二人而已”;杨慎在《词品》中也曾言“李易安、魏夫人,使在衣冠之列,当与秦观、黄庭坚争雄,不徒擅名于闺阁也”。由此可见,魏夫人当时在词坛上的声名比起李清照丝毫不逊色。

魏夫人出身书香门第,兄长魏泰是著名的诗论家。她从小聪明伶俐,饱读诗书,是个远近闻名的大才女。后来她嫁给了曾布,就是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弟弟。曾布此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如兄长,但是他在仕途上却走得比曾巩远。魏玩也因此夫荣妻贵,被封为“鲁国夫人”。

一个是汲汲营营的政客,一个是满腹诗情的才女,可想而知,两人的生活并不幸福。很长一段时间,曾布都在外地做官,独留魏玩一人独守空房。聚少离多,两人的感情很快便出现了危机,而这危机正是魏玩的养女张氏带来的。张氏本是曾布下属的之女,魏玩怜其母亲早逝,便将其当成亲生女对待,教她读书写字。两人有师徒的名分,更有母女的情分。可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曾布竟然和张氏好上了,这对魏玩的打击可想而知。

魏玩留下的很多词中都表达了离别之恨、相思之苦。

例如《卷珠帘》,她以一个失恋女子的口吻,道尽了相思之苦。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 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图片来自网络

#


词的上半阕是女子对昔日恩爱生活的回忆。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那年的春末,他们曾手拉着手攀折花枝,清晨的露水沾满了衣袖,却浑然不觉。海棠花开了,女子将满心的爱恋说与花儿听,希望得到花神的启示,指引她找到并蒂双花。

“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暗卜春心”,表现了女子刚刚坠入爱河的微妙又复杂的心理。她虽热烈地爱着心上人,但又未完全抛却女子的矜持娇羞,所以是“暗卜春心”。而“争寻双朵争先去”则表达了她的美好愿望,她渴望能和心上人像“并蒂花”一样长长久久地在一起。

前三句是写两人昔日花下嬉戏的甜美时光,后两句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女子对美好爱情的渴求。上阕寥寥几句,便刻画了一个天真无邪,对爱情充满渴望的纯真少女形象。

然而昔日的时光越甜蜜,想象中的爱情越美好,与现实对比,就越痛苦。

下半阕抒发的就是女子被辜负后的委屈和怨恨。

过片三句“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直抒胸臆,控诉了男子的无情。他们曾海誓山盟,但男子却撕毁了盟约,辜负了她的一番情意,她这满腔的幽怨该向谁倾诉呢?所谓“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大概便是如此吧。

歇拍两句,“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词人又写到了海棠。

她曾满怀欣喜在海棠下许愿,如今再次来到花树下,却没有了当年的甜蜜。

她泪流满面地向花神控诉“为何把我交付给这样无情的人呢?”海棠何其无辜,只是见证了她的悲欢离合,却成了她埋怨的对象。而这看似无理的埋怨,又暗含了多少的心酸无奈。

从对爱情的向往,到最后的幻灭;从最初的执手攀花,到最后的泪湿花枝。全词通过今昔对比,将女子失恋后的悲伤绝望写到了极致。而这词中的女子何尝不是词人自身的写照呢?

传闻后来魏夫人去世时,张氏前来吊唁时曾写下一首诗,“香散帘幕寂,尘生翰墨闲。空传三壶誉,无复内朝班”。一代才女却遭遇了丈夫和养女的双重背叛,也是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